职业院校职称评定乱象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肩负着为产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使命的当下,职业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却深陷泥沼,弊病丛生,已然偏离了其应有的公正、科学轨道,到了令人咋舌、不得不深刻反思与整治的境地。 职称评定,本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等综合能力的权威考量,是激励教师成长、优化学术与教学环境的重要杠杆。于职业院校而言,一位教授级别的教师,理应是学术造诣深厚、教学成果斐然、能引领专业建设对接产业前沿的佼佼者,是德才兼备的典范,承载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院校发展添砖加瓦、为职教领域开拓创新的多重责任。 然而现实却不乏荒诞之景。部分职业院校的教授评选,竟连基本的学术“硬通货”——普通期刊中文核心论文都付诸阙如。学术论文作为展现教师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理论探索成果的载体,是衡量其知识沉淀与研究能力的关键标尺。核心论文的缺失,恰似一座大厦缺失稳固基石,让人对其学术底蕴打上问号。更有甚者,诸多所谓“论文成果”充斥着弄虚作假的恶臭。有些教师依靠人情网络,将他人呕心沥血撰写的文章挂上自己大名,坐享其成;更恶劣的是与论文中介暗通款曲,用金钱交易炮制“学术成果”,这些买来的论文,或许语法通顺、格式规范,却毫无灵魂,更与教师自身能力毫无关联,不过是装点门面的虚假繁荣。 科研项目方面,省级科研项目常被视作院校科研实力、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试金石。一个像样的省级科研项目,需整合团队、深入调研、攻克技术难关或破解教学难题,历经数年打磨,从立项到结项,每个环节都考验教师的真才实学。但在乱象之下,有些候选者拿不出这样的“硬招牌”,仅凭校级思政项目便妄图撬动教授、副教授的职称大门。校级思政项目固然有其价值,利于校园思想建设,可单纯以此为主要晋升资本,无疑是将职称评定窄化为校内“小圈子”事务,忽视了职教教师更广泛的专业发展与科研担当,让职称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这般乱象绝非个别偶发,恰似毒瘤在部分职业院校职称评定肌体中扩散,根源错综复杂。一方面,院校内部评审机制漏洞百出,重人情、轻实绩,评委遴选随意,评审流程形式大于实质,缺乏严谨的学术审查、成果追溯,让投机者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外部监管失位,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浮于表面,对论文买卖、挂名等违规行径缺乏常态化打击与深度调查机制,行业自律更是一纸空谈,学术期刊把关不严,为不良风气推波助澜。 长此以往,受损的是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学生得不到真正有学识、有能力导师的倾囊相授,专业发展受阻;院校在社会上被贴上“学术不端”“职称注水”标签,招生、校企合作等工作举步维艰;整个职业教育生态也被搅乱,人才评价体系扭曲,真正潜心教学科研者寒心,歪风邪气盛行。 重塑职业院校职称评定公信力刻不容缓。院校当亡羊补牢,优化评审细则,提高论文质量门槛,严审科研项目层级与成果转化,引入第三方学术评估、论文查重与成果公示机制,让评审全程“晒在阳光下”;教育部门需强化监管职责,建立跨区域监督网络,定期抽查、严惩违规,规范学术期刊运营;行业协会要扛起自律大旗,制定道德准则,引导教师回归学术初心、专注职教深耕。唯有多管齐下、刮骨疗毒,方能还职业院校职称评定一片净土,让职称回归彰显教师实力、助力职教腾飞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