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木葱茏的秀美八公山,到出门见景的口袋公园;从推窗见绿的宜居城区,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放眼八公山,青山如黛、碧水湛蓝,所到之处皆风景,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八公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生态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天蓝、地绿、水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强化生态治理,绘就秀美新画卷
近日,在小武山—西车路山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复绿区,记者看到昔日废弃矿山通过有序修复,如今满眼是绿,一株株小树整齐排列,涌动着稚嫩的生机,接续着新的希望。
对采石塘口进行治理、覆土复绿,小武山—西车路山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治理开采矿山总面积约1100亩,工程总投资达1.12亿元,这个项目仅是八公山区实施的生态修复重点项目之一。
“由于以往矿山建筑石料的开采,八公山区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山体形成了高陡边坡、危岩、孤石和深大采坑。”八公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解决八公山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多年来八公山区治理了淮南市八公山煤炭产供销总公司五号井、淮南市运输公司八公山建筑材料厂、淮南市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厂、淮南市煤炭产供销公司后台孜煤矿、淮南市第二煤矿、丁家山采石场废弃矿山等。截至目前,八公山区已完成生态修复项目20个,总投资金额2.03亿元,治理区总面积达1.39万亩。
目前该区正在推进实施李咀孜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新庄孜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车路山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2024—2026年计划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3个,计划治理面积约3200亩,计划投资约9820万元,积极推进八公山区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呵护一方绿水青山。
践行“河长制”,守护碧水清流
走近八公山区孔李截洪沟,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清澈的沟渠,岸边绿草成茵,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河道以前都是污水,现在治理好了,河水变清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清新了。”11月25日,在八公山区孔李地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山王镇工农村段河道边,正在垂钓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周边村民对环境的改变赞誉有加,如今的孔李截洪沟不仅成为周边村民垂钓游玩的场所,而且因为堤顶路的修建也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孔李截洪沟上游接凤台县截岗沟,下游至八公山区李咀孜排涝站,在八公山区境内主河道长约5公里,流经山王镇孔集、王巷、工农、张楼、李咀5个行政村,村民利用沟水进行灌溉,堪称5村的“母亲河”。
经溯源调查发现,孔李截洪沟沿线少数接收井破损,周边居民有生活污水和雨水混流排入大沟,造成水体污染。2022年8月,八公山区对“孔李截洪沟”水环境整治工程进行研究,确定实施孔李地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工程于2023年1月公开招标,2月初正式开工,9月底竣工并验收。工程新建挡墙8.6公里、堤顶路4.4公里、截污管网3.7公里、截流井33座,清淤5.7万立方米、开挖土方19万立方米,维修桥涵6座,新建桥涵4座,维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近年来,八公山区还实施了八公山涧沟、“沈巷大沟”等治理工程,进行污水管网铺设施工,提升泵站的检修扩容等,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水系沿线各村、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禁止向沟内倾倒垃圾、杂物,发现影响环境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各水系水体清澈。
做实“林长制”,擦亮“绿美增城”名片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美景常看常新。
八公山区今年以来已完成人工造林393.6亩,封山育林1502亩、森林抚育3025亩,营造林任务全部完成。该区建立了区级林长制,现有三级林长79人,各级林长共计巡林1829次,调研林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等3次,联系基层林长8次,护林员巡护1201次,各级林长积极履职,确保八公山林区的安全稳定。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八公山区向“绿”而行厚植生态底色的足迹。该区以绿化造林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加强增绿补绿、自然保护地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向着手,全面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将始终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该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胡捷记者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