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国内各大厂都有在真金白银支持UniSoC!不谈传音,小米OV中兴等都有用紫光芯的机子,不过主要是低端系列
这就引入了一个商业逻辑,紫光展锐没能力做中高端芯?非也,而是没必要冒险,因为它就是IC设计大厂,靠的就是卖芯片、基带等产品,在前有高通后有联发科的高端赛道,它做出来首先要解决卖给谁、谁会买、谁会用的问题
没有量的支持,无法获得技术验证与反馈,无法实现研发迭代,巨大研发与投产成本都将打水漂(不算EDA与各类Arm系的IP授权,仅5nm流次片得千万美刀)商业模式也就走到了死胡同……
以华为和小米举例,首先自己就是终端大厂,有若干手机产品线还有IoT生态链,更有新能源汽车业务,虽然造芯费钱,但跑通一次,后面就逐渐好起来
一次研发投入,多端铺开,可以最大化摊销研发成本,这恰恰是华为和小米才有的优势,OV耀目前并不具备
华为已经是高端王者,不需要证明自己,小米急需先进制程工艺的自研芯来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及提拉品牌力,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两开花
意味着,雷军曾经最痛恨的“品牌溢价”成为伪命题,当有一天,小米事实上有了高端定义权,价格定高一点
有何不可?
主要就是展锐芯片太拉胯,低端的不能再低端。就跟以前的麒麟710一样,不知道还比得上710不?[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把整体性能提上去,不愁卖不出去。真正用展锐的也就是传音跟中兴两个大客户
展锐的前身是展信,好不容易在功能机大战中,单核配基带扛了下来,却偏偏双核成了拦路虎,友商四核供应,其才攻破双核,却偏偏被海思半路抢了国产四核首席,8核时代几乎只能混在功能机与老人机残存。演变中又多了一道纳米关,像高通,海思,进入赛道12纳米,7纳米,5纳米之时,其落后2个赛位。海思经历3年假死,高通,联发科来到3纳米大战,展锐停留在6纳米,其更多出货是12纳米芯片。海思停留在7纳米却偏偏走一条寻常路超线程加制程突破,太到5纳米功效与4纳米有一战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