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他无意之间发现有几个壮汉正在跟踪自己。意识到情况不对的他当即明白,美国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这是压根不想放人,于是他开始思索起脱身的方法...... 潘锦功从小就学习优秀,他对学习充满了兴趣,长大之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等学府,成为了一名化学系的学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化工行业的人才较为稀缺,潘锦功如果那个是选择就业的话,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可他并不想止步于此。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环境资源的开采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相应材料的研究一直深受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 当时的中国还主要依赖煤炭发电,潘锦功敏锐地意识到,清洁能源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 1996 年,潘锦功在大学老师的推荐下,获得了公费留学的宝贵机会,他毫不犹豫地跨越大洋,来到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深造。在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并非只针对黑人,亚裔同样饱受其害。潘锦功并未因此气馁,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 在美国留学期间,潘锦功组建自己的团队,建立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他在发电玻璃项目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也被称为挂在墙上的石油。 由于这项技术的问世,潘锦功的名声很快在科研界崭露头角。源源不断的知名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了常人无法拒绝的高薪,都希望他能留在美国继续研究。 但功成名就的潘锦功现在只想回国,他知道,自己的国家还没有这项技术,其他国家又对中国进行着技术封锁,他必须回去,不然自己的国家又要受制于人。 可是美国当局可不想让他就这么一走了之,回国之路困难重重。为了阻止潘锦功,甚至将他关起来,利用丰厚的待遇试图说服他。 这些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他对此毫不在意,他一心只想建设祖国。 美国不甘心就此放人,还使出了不少的手段希望能够留住潘锦功,甚至在他登机前还有人跟随着他,企图让他留下来。 在重重阻碍面前,潘锦功毫不畏惧,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碲矿独立矿场的四川成都建立了公司。 在随后的短短数年间,潘锦功的团队遭遇分崩离析,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直面市场竞争与打击,但他屡败屡战,绝不言弃。国家也对他极力扶持,终于,在2017年,潘锦功的生产团队制作出了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发电玻璃。 潘锦功的科研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更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与科研精神。在他看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愿意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献给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
百晓生采风
2024-12-04 11:23:2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