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这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朝会! 1912年2月12日的清晨,养心殿外的广场上,文武百官陆续到达,却不见往日上朝时的紧张和拘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表情,有人神色凝重,有人若有所思。 这一天的早朝仪式也打破了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往日里官员们见到皇帝时必须行的三跪九叩大礼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平等的躬身礼。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从武昌起义开始,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清朝在全国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十八个行省相继宣布脱离清廷统治。 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1911年12月29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府,中国政治制度开始了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给清王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各省独立后纷纷派代表参加南京临时参议院,新的政权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各地革命力量虽然在反清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却存在不同看法。有人主张彻底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有人则倾向于君主立宪。 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1912年2月12日这场最后的早朝变得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场历史性的权力交接中,清廷、革命党和袁世凯三方势力展开了复杂的博弈。清廷此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统治区域,只能在北方苦苦支撑。 孙中山为了尽快结束清王朝的统治,促使中国走向共和之路,主动提出愿意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置。 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一边代表清廷与革命党谈判,一边又暗中与革命党达成协议。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让他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在多方势力的角力下,《清室优待条例》应运而生。 条例规定清帝退位后仍保留皇帝尊号,由民国政府每年提供丰厚的经费支持。这笔经费高达四百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额款项。 同时,条例还允许清室保留其私人财产,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宗庙陵寝得到永久保护,祭祀费用由政府承担。 对于这份条例,清室内部的态度并不一致。一些激进派认为条件太过屈辱,主张抵抗到底。但更多的人认识到,接受条例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革命党方面则认为这些条件已经相当优厚。与其他国家的革命相比,这种和平过渡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流血冲突。 在这场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袁世凯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在最后一次朝会上,他借故称病未能出席。 为了加快退位进程,袁世凯通过太监张兰德向隆裕太后施压。他还巧妙地利用革命党发来的最后通牒,迫使清室尽快做出决定。 这份通牒声明,如果清帝不在规定时间内退位,此前商定的所有优待条件都将作废。这种策略最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各方势力的共同作用下,这场历史性的权力交接最终得以和平完成。这种和平解决方式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实属难得。 清帝退位后,在紫禁城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即"逊清小朝廷"。这个小朝廷保留了内务府、宗人府等机构,在紫禁城内部依然维持着一套完整的皇室体系。 在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期间,《清室优待条例》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即便政府财政困难,袁世凯也会想办法筹措资金,确保皇室优待经费按时发放。 然而,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袁世凯去世,以及军阀势力的兴起,清室的处境开始逐渐恶化。 1924年,军阀混战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冯玉祥,采取了更为激进的行动。他派兵包围紫禁城,强行终结了这个维持了十二年的"逊清小朝廷"。 这次行动彻底改变了清室的命运。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搬到其父亲的醇王府居住。清室的特殊地位就此终结。 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清王朝显得极其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