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生疫情的频率越来越高(2200年数据)

易烟谈历史 2024-12-05 17:33:14
🇨🇳对我国历史疫情的研究表明,年内疫情主要发生在相对温暖湿润的夏秋季节;从空间分布来看,相对温暖湿润的东南部地区更容易发生疫情。由此可见,累计流行年数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空间格局,与我国自然环境主要属性的空间格局高度吻合。 📻过去期间2200年,中国疫情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流行病大约每二十年发生一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每逢〜5年;北宋时期(公元 960 年 - 公元 1127 年)〜3年;中华民国时期,大约每年都有。 [一R]在2200年的期间,我国各省份流行年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区最多,中部次之,西北地区最少。 [二R]过去期间300年,由于疫情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提高到县级,因此可以根据2011年中国现代县级行政区划来评估疫情的空间差异。目前全国2435个县中,有2211个县发生过疫情,这意味着多达90.8%的县在过去发生过疫情。在此期间,累计发生疫情县27511个;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地区这一比例为88.03%,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这一比例为11.97%。东南部1926个县中,有1860个县发生疫情,覆盖率达96.6%。相比之下,西北地区509个县中仅有351个县出现疫情,覆盖率仅为69.0%。因此,流行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基本相同。 [三R]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流行病取决于人口密度;因此,人口密度高、经济发展快的沿海地区(如长三角)、人口流动性大的交通枢纽城市(如兰州、武汉、上海),主要交通路线(甘肃河西走廊等主要公路路线、大运河等水路)疫情风险较高. [四R]中国疫情发生频率也发生空间变化,疫情中心从北向南转移2200年。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疫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后逐渐南移。汉晋时期,疫情中心到达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地区。唐宋以后,中心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元代以后,中心进一步扩展到广东、广西、云南等省。明朝时,海南开始流行疫病,清朝时,台湾、东北、新疆等边疆地区也受到影响。

0 阅读: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