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美国一科学家在做实验时,不慎将1兆欧的电阻器当成了1万兆欧来使用,在安装到记录器上后,记录器电路的节奏竟然和人类的心跳频率相同,自此,全球十大的工程学发明之一出现了…… 心脏停跳,生命终止。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但如果心跳不规律,时快时慢,甚至停跳几秒呢?这同样致命。心脏起搏器,这个如今每年拯救数十万人生命的小装置,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医学发展史上的很多里程碑,往往始于偶然,但最终走向必然,心脏起搏器,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明之一,也不例外。 从最初的笨重体外设备到如今可植入体内的精密仪器,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更见证了一位名叫威尔逊·格雷特巴奇的工程师的执着,他的一次“美丽的错误”,开启了心脏起搏器的新纪元。 二战结束后,威尔逊·格雷特巴奇走进了大学校园,为了赚点生活费,他开始在学校生理学教研室打工,负责给实验动物测量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这段经历看似平平无奇,却为他日后发明心脏起搏器埋下了伏笔,谁也没想到,这个搞电路的门外汉,会和医学产生如此深刻的交集。 格雷特巴奇与医学的缘分,源于一次午餐时间的闲聊,那天,两位脑外科医生来教研室用动物练习手术,格雷特巴奇和他们聊起了阿-斯综合征,一种由于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心脏疾病。 听完医生的解释,格雷特巴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他决定要研究一种装置,来帮助这些心脏“罢工”的病人。 早在1952年,哈佛医学院的PaulZoll就发明了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只不过这台机器却是个十足的“巨无霸”,体积堪比军用电台,需要用小车推着走,电源还得插座,基本只能在病房里用,而且电流强度无法调节,患者甚至有被电击的风险。 小型化、体内植入、长期供电,这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巨大挑战,但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决定从自己熟悉的动物心率监测器入手,一步步摸索,谁也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失误,却让他找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径。 在一次实验中,格雷特巴奇或许是走神了,也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他竟然把一个1兆欧的电阻器,错当成1万兆欧的用在了记录器上,结果,记录器电路的信号就像是心跳一样跳动! 那一刻,格雷特巴奇仿佛被闪电击中,这个看似乌龙的失误,竟然成了心脏起搏器诞生的关键转折点,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知道,要让这个“偶然的发现”变成“必然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早期的起搏器使用普通蓄电池,寿命只有两年左右,而且汞电池无法在人体内潮湿温暖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凭借扎实的电子工程学背景,格雷特巴奇决定亲自上阵解决电池问题,70年代初,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全身心投入到起搏器电池的研究中。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他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在人体内长期稳定工作的电池,如今,世界上大多数起搏器使用的电池上,都印着格雷特巴奇公司的商标。 1960年,格雷特巴奇将自己研发的第一台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了一位77岁病人的体内,成功地延长了这位病人的寿命。这个消息,迅速在医学界引发轰动,也标志着心脏起搏器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格雷特巴奇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二战服役的经历,电子工程学的学习背景,在生理学教研室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心脏疾病的关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格雷特巴奇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并非总是来自灵光一现,更多的是建立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不懈探索的基础上。“美丽的错误”只是其中的一个催化剂,真正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好奇心,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信息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莱芙百科 | 心脏起搏器——意外的伟大发明》
知道一万兆欧啥概念?啥都不接估计都到不了一万兆欧!还要电阻干嘛?
多少年前的老屁文了[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