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巷人家”有感最近看了部剧,我看到的是一片天地下的沿海和中西部人民却生活

实和 2024-12-06 16:15:32

看“小巷人家”有感

最近看了部剧,我看到的是一片天地下的沿海和中西部人民却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看到了历史在未来将要无情的碾压广大的农民阶级,他们将渐渐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落后并掩埋。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这是我这部电视剧第一个感触,毕业后我才明白的一些社会道理,他们却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我不由得感慨,一个人走得快走得慢,是多种因素的集合。

片子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庄家和林家(邻里)两代人的成长史,故事一开头就是分房子了,这个房子始终是国人无法跨越的执念,那时候城里分房子,农村盖房子。为了房子争,为了房子吵,有房子就有户口,有户口,就有身份,就是城里人。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只不过那个时候距离现在已经是44年的事了,却如此的真切,我于毕业后才感受到房子的重要性,它关乎了我未来的结婚生子,读书时觉得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有家就有灯火,后来才知道,社会给的启示是:有房子的地方才能成个家,才会有人来。没房子很难结婚,这些都是我出了社会才认识到的,在距离那个年代的人已经有了这种认知,这是我感到巨大的差距里,是几代人才能赶在同一起跑线的,那个年代我爷奶还在为粮食发愁,为几分地和人打吵斗,斗到大队里。这么多年了却始终还在和土地打交道。我们用4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工业革命,小部分人也在社会巨大的变革里,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了弄潮儿,我们却成为历史的齿轮,在滚动的咬合里沉默并消散了。

有几个片段,我觉得是极大的讽刺,导演没有明说,而是几个镜头一笔带过,大概内容是,宋莹院墙那一家的从新疆回来的知青,让他的孩子怎样都要留在苏州,在苏州念书,不能回去了,农民苦,是真苦,庄超英的的妹妹华林是去贵州知青,也是让他孩子来苏州念书,寄宿在他大舅家,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怎么样也不能让下一代当农民了,还有考上大学的李佳,情景也是类似,都在控诉,土地所带给人民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繁重的劳作,是日复一日的麻木,是望不到尽头的枷锁,奈何今日也是如此,三亩薄田不养人,到我这一代,逃二亩薄田不养人,到我这一代,逃离农村,逃离那个哺育我的土地,北上也好,南下也好,逃离这个不能使我们的富足的地方。

还有一个就是教育,片子里的主副人物大部分在学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孩子学习意识的培养也是超前的,这里也要阐明城市教育的先进性和发展性。文革荒废10年,庄超英在78年第一届高考后,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国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也是他们将踩在时代的步伐一往无前,反观那时候大多数的父母辈,那个年代还在割猪草,喂羊,赶鸭,不读书的人多,大部分大批辍学,上到初中识字就外出打工为家庭补贴了,看着时代的巨浪下,自己一无所长,也一无所想,麻木,日复一日的麻木,他们从青年到中老年,再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读书时家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要读书,外婆也常念叨“有智吃智,没智吃力”,到我们这一代基本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换,其实社会地位却没有改变,我们只是社会发展所推动的平均数,就像家家户户吃上肉,开上车,但却不一定感受到幸福。读书所带来的功效性在降低,所谓读书这条路越来越拥挤,社会结构和阶层的流动性在这40年里慢慢拥挤,打破阶层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直至所有人习惯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忘掉幻想,接受自己。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人们始终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迟钝的感知着,惶恐而害怕。回首望去,家乡那风吹麦浪的田野将一去不返,那门前夏荷以及摇椅上的蒲扇也终将留在回忆的长河,我们终将在时代里渐行渐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