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新情况就是六大在野党在今天凌晨,就尹锡悦弹劾案,向国会作报告,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计划,7号晚上表决。但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反对弹劾,只敦促尹锡悦自行退党。从弹劾案人数上来说,在野党没有执政党议员加持的话,眼睁睁看着就差几票,过不了弹劾案。
这个局似乎就僵在这儿了。
尹锡悦的贸然戒严,就算千不该万不该,现实是他还能苟活着,甚至还有发动第二次戒严的传闻。从游戏规则讲,尹锡悦只要不被弹劾,支持度就算跌到零,他也能做满5年一任,奈何不了他,剩下一半不到的任期。
反对党试图趁热打铁把他拉下来,还差一口气。为什么会陷入这个死穴而走不出来?
如果陷入到韩国政治角力拉锯,各种熟悉的鸡毛蒜皮再次堆积,沦为韩国三权分立制度下政争的平常戏码,看客的兴趣恐怕会被一天天消磨光,而真正受损的恐怕是韩国失去一次完善制度的机会。
在野阵营与执政阵营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精算。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为什么要尹锡悦自负其责,却反对弹劾?
因为弹劾的话,最大获利者显然不是执政党,甚至会被拖下水,最大得利者是在野力量。两害相权取其轻,执政力量宁可对有污点的尹锡悦捏鼻子,也不能让政治对手趁机捞了好处。做到跟尹锡悦适度切割,但不能被反对舆论和社会呼声裹挟下去。
从反对党来说,如果只是通过拉过来对手阵营的几票,就算勉强通过弹劾案,顶多也只是战术的成功,背后也许通过利益交换,或者游说等动作,但并不保证就此堵住了下次戒严的可能。
如果两党只算计短期利益,维护本党小利的话,韩国的政治攻防注定还会再次上演和激化,只不过攻守双方易位,但终归只是在现有制度框框里打转,无解。
这或许是韩国的宿命,有其历史成因。韩国是总统制国家,当选者只能干一届,跟菲律宾一样,这就容易出现刚有改革动作的时候就要换届,或者改革过程中动了别人蛋糕,到了下届政府就可能被推翻或清算,所谓的“青瓦台魔咒”根源是这个,也是单届任期的总统制的通病。在政治斗争剧烈的国家,尤其明显,韩国就是一个典型。不管总统住没住进青瓦台,病根都没去。
尹锡悦戒严未遂,但一个事实是发动戒严其实没有那么难,如果军方响应度足够高的话,或许就能成功。反思这点的话,是不是要在启动戒严这个“核选项”的程序上抬高门槛?成为一个发动者敢想却无法轻易实现的目标。
如果朝野对这个点有共识的话,该做的是修法,让试图玩弄这个游戏规则的人,在动手之前就充分意识到难度,知难而退。人是搞不住的,制度相对更靠谱。
在野党一方面要问责尹锡悦轻率发动戒严,另一方面恐怕需要思考制度内有哪些漏洞?既然执政党内的“韩东勋派”联手在野党解除了戒严令,貌似对本党总统下了一个“罪己诏”。朝野是不是也可以在制度层面做一些亡羊补牢的事?否则为什么会有尹锡悦企图二次戒严的传闻?
与其在事后没完没了在弹劾案上拉锯,不如趁尹锡悦这次冲动,在党团和社会有共识的情况下,把制度篱笆扎的更紧?防患于未然,不如在事前工作上,做得更到位一点。
现在在野党似乎站在反对总统“公器私用”的道德高地上,如果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会令民众感觉双方重返政治斗争死循环,不仅白白丢失一个道德高地,还会造成只图党争,不寻求更大公义,不寻求国家利益的观感。
凡事讲格局,如果只是着眼于所在党的短期利益,就不可能有更宏大的视野提出改制的愿景。实事求是讲,对于长年陷在党争的在野和执政势力来说,这个要求或许有点儿太高了。
社会的前进很多情况下就是由某些事件推动的。韩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的动荡和变革,对很多国民来说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如果韩国各界不能彻底反思尹大统领的这次冲动,而陷在你死我活的政争中不能自拔,不尝试堵漏,实在是浪费了他奉上的几十年一遇的完善制度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