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为北洋水师建造“济远”号穹甲巡洋舰时,由于是第一次设计、建造这种

润后看谈历史 2024-12-08 03:24:34

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为北洋水师建造“济远”号穹甲巡洋舰时,由于是第一次设计、建造这种新式巡洋舰,因此经验不足,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说“济远”的司令塔即是一例。 司令塔是战时军官指挥和操舰所在,属于舰上要害部位之一,因此伏尔铿造船厂在这里也加装了装甲。这也是“济远”舰上除了穹甲巡洋舰特有的穹形装甲甲板之外,唯二有装甲保护的部位之一——另一处有装甲保护的是主炮露炮台的装甲围壁。 不过和有着14英寸厚,厚度甚至超过了“定远”级铁甲舰的主炮露炮台装甲围壁不同,“济远”的司令塔装甲厚度仅有1.5英寸,也就是38.1毫米而已。这个厚度的装甲仅仅能防御远距离上射来的小口径机关炮炮弹,对于大中口径炮弹来说完全是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 更要命的是,也许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察视野,“济远”的司令塔被高高设置在了飞桥之上,没有任何遮蔽,是一个醒目而容易被击中的目标,战斗时非常危险。 事实上在丰岛海战时,“济远”舰位于飞桥之上的司令塔很快就因为过于暴露,被日舰的炮火击中,在司令塔内的人员——包括大副沈寿昌在内死伤大半。而“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死难烈士的鲜血溅了一身鲜血以后也被吓破了胆,指挥“济远”逃离战场,并且对于在之后的黄海海战时方伯谦再次指挥军舰逃跑也有很大影响。 当然,并不是说“济远”加强一下司令塔的防护,适当调整一下位置不那么暴露,就能够避免方伯谦在战场上逃跑。不过这个设计显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于刚刚开始尝试建造新式军舰的德国来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累积经验。

0 阅读:646
评论列表
  • 2024-12-20 12:31

    与其建造济远,还不如把银子省下来加强定远和镇远的建造。

  • 2024-12-09 21:03

    济远信号兵一直吃烟,一般桅杆在烟囱前面,济远反过来

    王壮 回复:
    济远最早有前桅杆的!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给拆了!那时候军舰的制造,很看各国的需求是什么!德国人就牺牲航速,甚至火力,来提高军舰的生存性!英国人就牺牲生存性,来提高航速,火力!鬼子更狠,要什么装甲,直接跑得快,火力狠,炮弹都直接搬到炮位旁边堆起来提高射速!
  • 2025-01-09 19:59

    济远1883年12月下水,1884年九月完工。由于中法战争,与定远、镇远同被扣于德国,到1885年年底方与定远、镇远一同由德国水手开回中国。 然而德国伏尔铿在建造济远前实际并无制造穹甲巡洋舰的经验;济远乃彷照英国同类战舰而成,因而在设计上存在不少缺点,例如装甲位于水线之下,防御能力低下;存煤量不足,不适合远洋航行。这些缺点加上其造价和订造过程,引起北京朝野上的连串质疑,结果包办订造的驻德大使李凤苞最后被革职。 济远排水量2355吨,长236.3呎,吃水最深15.75呎。动力为四座锅炉,两部蒸汽机,双轴推进,2800匹马力,航速15节。穹甲厚4吋,司令塔装甲1.5吋,炮盾装甲14吋。武器装备为两门210毫米克虏伯火炮,置于舰首;一门150毫米克虏伯副炮置于舰尾;两门47毫米多管速射炮,九门37毫米单管速射炮;15吋鱼雷发射管四具,同时还载有两艘鱼雷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