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超话] 宋墨几欲弃忠孝、对鸳鸯刀忆往事,一整段拍得太好了
第一集暗夜的鹤发将军是外在的孤形,第十集水边的泣血少年是内在的冤魂
心路历程非常清晰,且能让人狠狠共情
第一集我看 李昀锐 宋墨,其实重点只是皮囊和氛围,哇,长枪白发悲戚而来~啧啧啧这款古偶男主卖相整挺好、也挺新鲜~
第十集再看宋墨,看到的才真正是喋血长悲孤魂志
曾愿青山长埋骨,却被蝇营狗苟之徒背刺,痛失至亲至尊,万里悲戚归来,真相却又被踩碎在转身之前,处处泣血悲
这段宋墨质疑忠孝,“帝王薄情寡义、恩将仇报,我又何须忠君”。和崔老太太不屑封建礼教那一套一样,都是“穿透时光的先进”模式,只是宋墨多了几分悲怆之下的负气、黑化、自毁倾向
洁白少年郎被鲜血染红恨意,又在无尽暗黑中被烟熏成黑色
(当然也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所有忠孝,宋墨自毁自弃而怨怼狂悖的话,指向的也是“君不仁不义情况下的愚忠愚孝”)
此后窦昭点亮满河灯,长河别英雄,也点亮深渊里被仇恨缠绕的宋墨
这种闪闪发亮的告别场面在古装剧中简直是批发,但这段很好
形与神、情与境、意与魂,内外表里高度统一
你看,那满河灯光,是陨落的英雄魂灵,萧萧易水寒彻骨、英魂归去九天青
也是殷殷的民心,以窦昭为代表的他们,真心实意感恩将士们以血肉护山河
那也是对宋墨怨恨痛斥、口口声声要当乱臣贼子的回应,深宫里那位陛下无法给你昭昭河山朗朗青天,百姓们的民心给你
纸船意象也很有意思,放河灯载人魂灵,只是寻常礼仪性器物,但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暗合了那句著名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觉得宋墨爱窦昭,这一段尤其尤其重要
不是小情小爱,而是懂他山河天地的大爱,有格局、有山河骨
第一集最触动我的一个细节是窦昭说“这不是雪”,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战火缭绕中灰飞四起,灾民盈野、四下流离,长街如修罗地狱,这样的图景中不是雪那是什么?不言而喻,留白的半笔,深沉又悲悯
这份哀诉中周正的关怀,在这两段戏中复又出现,很有分量
从此,宋墨就不只是旷野孤鸿哀哀去,满衣血泪与尘埃
有人为他,为已故的舅舅,为定国军的英烈们,点亮过满河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