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陕西西安,75岁老兵攒了1400元盘缠,瞒着家人,独自骑了1000公里自行车来到武汉!只因50年前老连长曾经说过:“武汉长江大桥很壮观,一定要来看看!” 一路骑行而来的陈有银,自行车已经磨损严重,衣衫也布满尘土和汗水,但老人脸上的笑容依然明亮。 他没有直接前往大桥,而是被好心的环卫工人引导到武汉的警务站,当时,警方看到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误以为他是一个流浪汉。 直到老人掏出那本退伍证,警方才意识到这位老人是曾经的军人,并且他为了一段年轻时未完成的心愿,骑行了整整千里,在场的人都感到无比震撼。 陈有银,陕西蓝田县人,年轻时参军入伍,曾是一名空降兵,服役于开封某部。 在部队里,陈有银结识了黄火生,一位来自湖北的连长,黄连长在一次与战友的交谈中提到武汉的长江大桥,说那座大桥壮丽宏伟,这番话深深印在了年轻的陈有银心里。 “一定要去看看这座大桥。”黄连长的一番话成了陈有银心中长久未曾实现的愿望。 退伍后,陈有银回到了蓝田老家,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生活过得简单而平凡。 结婚生子后,家务繁忙,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那个年少时的愿望,日复一日,岁月流转,陈有银依然没有忘记那座被黄连长描述为“壮丽”的武汉长江大桥。 随着年岁渐长,陈有银的孩子也长大成家,家里不再需要他时刻操心,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决定,是时候去实现当年未完成的心愿了。 “就去武汉看看吧。”陈有银心里有了打算,为了省钱,他省吃俭用,攒下了1400元的盘缠。 他甚至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计划,默默地准备起了行程,选择了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骑自行车出行。 毕竟,他曾经在部队里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身体一直保持得不错,虽然年纪大了,但这份坚持和执着,让他不惧怕任何困难。 带着对连长所说的“大桥”的无限向往,陈有银开始了他孤独而坚韧的骑行之旅。 起初,陈有银先前往了河南开封,去看了他曾经服役过的部队和战友,那是他军旅生涯的一部分,也是他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一路上,陈有银骑行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穿越了河南、安徽等多个省份,每当他感到疲惫或饥饿时,总会有热心的陌生人向他提供帮助。无论是免费提供一杯水,还是热情地招呼他在家里歇息一会儿,陈有银都心存感激。 尽管岁月已经不饶人,但这些温暖的小插曲让他感到生活依旧充满希望。 抵达武汉后,他被引导到了当地警务站,工作人员也对这位坚韧的老人深感敬意,考虑到老人孤身一人,且已经骑行了整整一个月,他们决定先暂时照顾他。 与此同时,武汉的警方也通过陈有银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他的家人。 陈有银的子女们得知父亲已安抵武汉,纷纷赶往武汉接他回家,原本的旅行和心愿,最终在亲人的陪伴下,划上了句号。 之后,武汉文旅局主动联系了陈有银,并向他发出了特别邀请,去看看黄连长提到的武汉长江大桥。 陈有银的心情无比激动,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再次踏上了前往武汉的旅程。 这一次,他坐上了现代化的高铁,感受到极速和便捷,与他骑行的艰难形成了鲜明对比。 站在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陈有银心中百感交集,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目送江水缓缓流过,脑海中浮现出黄连长当年描述的那一幕幕。 “我终于来了。”陈有银轻轻地说,所有的情感都汇聚在这一刻。 长江大桥的雄伟景象,正是陈有银与战友们共度青春岁月的象征,也是他一生坚守信念的写照。 参观结束后,陈有银还和家人一起拍下了照片,留作纪念,他终于完成了当年与战友们的约定。 75岁的陈有银,以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跨越千里,勇敢地践行了50年前战友的一句嘱托。 陈有银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感人的旅程,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老一代军人的坚守与无悔。 他的骑行,不仅仅是对一个梦的追寻,更是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望。五十年前,他的连长曾提到的长江大桥,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时光流逝,老兵渐老,但他的忠诚与执着依旧历久弥新。
泪目!陕西西安,75岁老兵攒了1400元盘缠,瞒着家人,独自骑了1000公里自行
商业姑娘呀
2024-12-10 20:02:57
0
阅读:1179
AZ
致敬老兵!
用户10xxx63
[赞][赞][赞]
一念
心里有梦想,生活才阳光
智能家居 智慧生活
血肉之躯铸国魂、革命精神奕生辉!
从南到北
老兵最会做就是找关系要照顾
用户10xxx96
老人家祝福你身体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