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李玫瑾建议:“以后凡是遇到扶老人被要求巨额赔偿的,都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不判刑也要高额罚款”命大于天,社会风气不可被一群意图不良的人搅乱。 在当今社会,“扶老人”这一原本充满善意与正能量的行为,却屡屡陷入争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称:建议以后凡是遇到因扶老人而遭遇困境,即老人家属来后在毫无追求事实真相的任何努力下,对救助者提出高额赔偿要求的,都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 这一建议的背后,是令人痛心且寒心的社会现象,曾经“扶老人”是无需犹豫的道德本能,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近年来,一些“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频频发生,让人们在面对摔倒的老人时,内心充满了纠结。 南京彭宇案,堪称这类事件的标志性的开端,他出于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及家属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并且索要高额的费用。 尽管案件的具体细节和真相在舆论中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最终的判决结果让公众产生了一种“做好事很可能被讹诈”的强烈印象,此后类似的事件不断的上演。 这些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严重破坏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信任,大家开始对善意的举动心存戒备。 “扶不扶”成为了一个艰难的道德选择题,许多人在犹豫中选择了不扶以免被讹上,使助人为乐这一传统美德面临巨大的挑战。 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可能因为这种社会风气的转变,在摔倒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陷入更加危险的地步。 李玟瑾教授的建议将有事实依据的讹诈行为定性为敲诈勒索罪进行高额的罚款,它能够为那些被冤枉的扶人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 当他们的善意被恶意利用时,法律将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不再让他们独自承受身心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 这样的法律能够对讹诈者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讹诈行为面临法律的严惩,那些妄图通过讹诈获取利益的人就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伸出贪婪之手,这有助于从根源上减少“扶老人反被讹”事件的发生,重新建立起社会信任环境。 对此一些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提法很好!值得称赞!这种现象再不解决,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将消失干净,给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后果!一经核实,必须加倍惩罚!” 有的网友是这样评价的:“法律的功能就是惩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中国的法官、律师们,你们不要去钻法律的空子,努力维护人们最后的一丝希望吧!。” 还有的网友是这样说的:“支持教授的观点,是坚决支持!,做好事都能被讹诈,这些被人救的人反过来竟然讹诈帮助他们的人,他们不受罪罚,没有天理!” 为了让李玫瑾教授的建议能够有效实施,我们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应加强教育与宣传,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 通过宣传正面典型案例,让人们看到善意得到回报的美好,激发公众内心的善良与正义感,此外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 “扶老人”本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不应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惧与负担。 李玫瑾教授的建议为解决“扶老人反被讹”这一社会乱象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思路。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就一定能够让善意不再被辜负,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与信任,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援手,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绽放光芒。 参考资料 【1】李玫瑾个人账号 【2】百度百科 李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