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被困孟良崮,在弹尽粮绝时,他写了封绝笔信让参谋杨占春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2-11 23:16:02

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被困孟良崮,在弹尽粮绝时,他写了封绝笔信让参谋杨占春给妻子王玉玲。   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张灵甫的儿子收到了国家颁发的抗日纪念章。   张灵甫从小聪慧,凭借父亲的帮助,张灵甫顺利进入了长安中学和北大。   那时,北大的学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张灵甫的家庭经济条件优渥。   张灵甫的第一任妻子邢凤英,来自附近村庄的一个大户人家。   她家族认为张灵甫前途无量。   然而,张灵甫心里并不喜欢这个原配妻子,且由于她未受过教育,两人的思想差异较大。   随着张灵甫的事业逐步走向军事道路,二人相隔越来越远,直到张灵甫因与第二任妻子吴海兰的争执,酿成悲剧。   在长子张居礼在1937年才首次见到父亲,那时他不过一岁,而后张灵甫被释放回家探亲。   在1947年张灵甫去世前,张居礼第二次见到父亲。   自此之后,他与父亲再无任何接触。   母亲邢凤英性格坚韧,带着张居礼回到陕西老家,为维持生计,靠纺织工作抚养儿子。   张居礼也因此早早承担起家庭责任。   1953年,张居礼考入了解放军汽车学校,虽然由于母亲的眼疾,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并退出军队。   1957年,他再次考入西安师范学院,选择了物理系。   张居礼成为了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之后又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民革西安市委。   此时,张居礼依旧保持低调。   与张居礼命运不同的是,张灵甫的第三任妻子王玉玲是张灵甫在抗战结束后的晚年所娶,她年轻美丽,年仅17岁便嫁给了已成名的张灵甫。   张灵甫死后,王玉玲带着孩子张道宇流亡至台湾。   王玉玲起初并未能在台湾找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尤其是当张灵甫的抚恤金不足以支撑她的日常开销,她不得不寻求孙立人的帮助。   1952年,王玉玲赴美留学。   在美国,她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王玉玲及张道宇在美国度过了长时间的异乡生活,直到20世纪70年代,王玉玲才有机会多次访问中国,并最终在90年代选择回到上海定居。   王玉龄父亲王树南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   王玉龄的母亲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她的教育上,教授她传统礼教。   王玉龄自幼聪慧,品行端正。   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财富和家业都由母亲管理,母亲为培养王玉龄,放弃了许多家庭事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侵占了长沙。   王玉龄的母亲带着她和家人逃往慈利等地。   王玉龄始终没有忘记求学。她在逃亡途中仍坚持完成小学五年级的课程。   1944年,她已成长为一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时,张灵甫开始关注到她。决定迎娶她为妻。   然而,王玉龄母亲对这段婚姻持强烈反对态度。   尽管如此,张灵甫并未放弃,一步步打动了王玉龄母亲的心。   张灵甫对妻子疼爱有加,王玉龄个性独立,不随波逐流。   她曾因不愿随其他军官夫人一起迎接王耀武而引起讨论,但张灵甫对她的态度十分支持。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第74军在南京驻防。经过军务局长兼侍卫长俞济时的建议,以及王耀武的支持,蒋介石决定任命张灵甫为第74军的军长。   第74军改编为陆军整编74师,装备了全美式武器。战场焦点迅速转移至山东,国民党集中大量兵力。   张灵甫所在的74师也成为了这一战役的主力之一。他很快遇到华东野战军的指挥员粟裕。   张灵甫曾公开表示,若说能与他相比的将领,唯有粟裕一人。   1947年,孟良崮战役爆发。张灵甫刚刚得知自己妻子王玉龄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心情复杂。国民党在山东集结了大量兵力,粟裕判断敌军行动,决定以孟良崮为中心实施包围战术。   随着张灵甫的74师继续推进,粟裕敏锐地捕捉到战机,迅速调集部队加以围堵。   张灵甫虽然占领了坦埠,并继续向华野第九纵队阵地推进。张灵甫带领74师从垛庄出发,向孟良崮地区进攻。粟裕将孟良崮周围的地区圈定为合围阵地。   两天后,74师在马山与陶勇的四纵激烈交战,最终败退。   紧接着,粟裕的五个纵队进一步切断了74师的后路。蒋介石通过电报指示张灵甫死守阵地,等待增援。   长期缺乏补给,士兵们不仅饥饿且水源短缺。粟裕的部队发动了持续的猛攻,许世友的指挥下,最终突破了74师的防线。   张灵甫被俘之后,解放军的指战员在消灭敌军主力之后,进行了一次彻底清剿。然而,一名排长擅自违反纪律,用机枪将张灵甫击毙。   事后,陈毅司令员对此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张灵甫的遗体被简单处理并被安葬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张灵甫生前曾写下遗书,将这封信托付给自己的随身参谋杨占春,希望能交给王玉龄。那时她刚刚生下了儿子。   战后,王玉龄和母亲被迫随蒋介石的政府前往台湾。   参考文献:[1]乔石豪.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管党治党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反思--以“张灵甫案”和“黄克功案”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21,40(4):78-8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