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人为清朝浴血建功,为何乾隆说他们不能享福只能吃苦? 索伦人,并不是一个种族或者民族,而是对他们的一个统称。他们生活在寒冷的黑龙江北部中上游的森林之中,以渔猎为生。 “索伦”,就是对这些人的统称。 实际上在清朝早期的统治下,当时的清朝上层并没有发觉索伦人在骑射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时为了维持清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在康熙年间“自吉林乌拉至黑龙江,以蒙古、锡伯、达瑚理、索伦等人力耕种田谷”。 换言之,就是让索伦人给清朝官府种地军屯去了。毕竟比起渔猎,种田才能让统治者更好的进行了收税等。 但自从清朝与沙俄雅克萨之战(公元1685至1686年间)首次登上历史舞台,被清朝皇帝康熙派往边疆作战,连续两次大败沙俄军队,骁勇善战的索伦人开始声名远扬。 索伦人为何骁勇善战?有说话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他们生活在北方气候严寒,资源稀少的自然环境中,,使得索伦人不得不以渔猎的方式生活,学习骑马与弓射,锻炼出极高的骑射本领与艰苦耐劳的精神。 但其实索伦人并非完全是清代所描述的以渔猎为生,索伦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称奇的骑射技艺,也不能简单归为他们日常锻炼出的技巧。 清朝人眼中的“索伦”人,就如同明朝人们对“女真”人的看法一样。 等到乾隆时期,索伦人更加被重用。不少的战役中都有着他们的身影。 平定准噶尔叛乱中:索伦兵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歼灭了准噶尔骑兵,为清朝统一西北地区立下赫赫战功。 清缅战争中索伦兵在战争中发挥骑射优势,痛击缅军,最终迫使缅甸求和。 反击廓尔喀之役中索伦兵不畏艰苦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攻入廓尔喀本土,迫使廓尔喀人臣服。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索伦兵帮助清军坚守四个月直到援军到来,最终平定叛乱。 而索伦人卓越的战功表现,却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在索伦兵获得一个又一个盛赞时,他们却没有过得匹配的奖赏。 首当其冲的就是装备,因为索伦兵所属的黑龙江地区生产能力有限,加之征调频繁,相比于其他军队,索伦兵的军械武备更难以得到保障。 时任黑龙江将军的清保曾奏请清廷,由朝廷为出征的索伦兵补充棉甲,但得到回复却是“至棉甲一项,原为鼓励出力兵丁之用,并无派兵一名,即给棉甲一副”。 大白话就是清朝说每人给棉甲只是为了鼓励征兵,没有一个兵留给一副棉甲的道理,换今天的人来说,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然而这种刻薄和针对并不只在索伦士兵的装备上。 对于索伦人的生活条件和政治地位,清朝都实行了打压政策。康熙时让索伦人进行的屯垦行为,等到了乾隆时对此进行了强烈的反对。 乾隆帝就以 “索伦等向赖狩猎养蓄为生,并不务农……索伦等只图眼前利益,从习汉俗,日久之后,忘其旧习,弃其技艺,于边界地方甚属无益”为由,令因生活贫苦而开垦土地耕种的索伦人交出土地。 更绝的是乾隆帝以“伊等如但求易于得兽,久则弓箭旧习必致废弛”为由,对索伦人使用鸟枪等打野进行限制,严禁偷买、自造,查出即行治罪。 所以乾隆时期的索伦人男性,就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要么去天寒地冻的深山老林打猎,要么去军营参兵。 这也使得“索伦”人的兵员顶峰时,也只有不过一万人。 而也正是因为乾隆对于索伦人的高压统治,导致19世纪伊始时,火炮与骑兵相结合的巅峰,索伦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历史舞台。
索伦兵,历史不应忘记
野人女真
汉人支撑的土包子,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