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如何论述,糖尿病?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证;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

张邈看健康 2024-12-12 12:16:41

历代医家如何论述,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证;

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

《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

《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疠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