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智慧,蕴含于细微之处:三类小事,孩子心中的大事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逐渐发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则对孩子的成长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让日常更加和谐,我们需要仔细斟酌处理这些小事: 把孩子眼中的大事,认真对待 把我们眼中的小事,适度放宽 有些小事,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 有些小事,却只会消耗孩子的精力 01 儿子不慎将手蹭破,大喊大叫:“妈妈!我的手破了!流血了!啊啊啊啊,好疼啊!” 一听“流血”,我心中一惊,连忙跑去查看。原来,只是手腕处蹭破了一点皮,就像一粒沾了番茄酱的芝麻那么小。 儿子左手扶着右手,右臂紧贴身体,一动不动,五官紧皱,开始抽泣。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骨折了呢。 我连忙表达关心:“哎呀,真的流血了呢,肯定很疼。” 儿子撇着嘴说:“妈妈,我的手动不了了,可能写不了作业了。” 你可能会认为,他是想逃避写作业而小题大做。但实际上,这个小小的伤口在孩子心中,确实是大事一桩。 他感到害怕和疼痛,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并非装出来的。这是孩子认知水平的局限,而非矫情。 我对儿子说:“你很害怕这个伤口对吧?我有个让伤口变好的主意,先贴上创可贴保护一下。” 儿子接着提出了另一个主意:“然后早点睡觉,让细胞修复伤口。” 贴上创可贴两三分钟后,他惊喜地说:“妈妈,我觉得我的手能动了,伤口好像没那么疼了。” 然后,他开心地写起了作业,晚上也顺利入睡。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婴幼儿阶段,如果手破了、摔倒擦伤了、流血了,都会惊慌失措,大哭不止,仿佛天塌了一般。 但父母总会觉得孩子不够勇敢,小题大做。 然而,在孩子眼中,伤口再小也是伤口,疼痛再轻也是疼。 但在父母眼中,伤口分大小,小伤不值得哭,大伤哭了也没用。 我们总是忽视孩子在意的小事和他们的真实感受。 孩子心爱的玩具丢了,嚎啕大哭,我们会说:“丢了就丢了呗,再买一个就是了,别哭了。” 孩子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倒了,生气大哭,我们会说:“不就是个积木嘛,重新搭一个就好了,至于吗?” 我们否定了孩子在意的小事,也否定了他们的感受。 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该有生气、担忧、恐惧等不好的感受。 如果出现这些感受,就是错误的,应该感到羞耻。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原生家庭对孩子最大的祝福,是让孩子学会信任自己的感受。”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 我的感受没有错 我的感受能被父母看到 我的感受能被父母接纳 孩子眼中的小事,以及这些小事带来的感受和情绪,我们应当认真对待。 不仅要表达理解,还要延伸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深度上。 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02 晚饭时,儿子说:“妈妈,我觉得你和别的妈妈不一样。” 我好奇地问:“怎么不一样呢?” 儿子说:“我同桌不小心把本子撕破了,她就说完蛋了,回家要被妈妈揍死了。如果我要是不小心把本子撕破了,你就不会揍我。” 听到这里,作为母亲,我感到十分欣慰,看来我没有给儿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本子撕破了,只是一件小事,没必要把孩子揍一顿吧? 之前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比如,孩子吃饭掉了一桌子米粒,父母就指责孩子浪费粮食,然后搬出困难年代吃不上饭的经历来对比。 孩子洗漱时水龙头开得大了点,父母连忙关小,批评孩子浪费水,说这些水都是钱买来的,又说世界上有些地方的孩子都没水用。 孩子在纸上画画,没有画满就换了一张新纸,父母立刻制止,教育孩子要节约用纸。 任何一件小事,父母都能逮住孩子纠错、上纲上线。 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良好习惯,确实需要给孩子培养起来,这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很多父母采用指责、批评的消极方式传递给孩子。 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都要被纠正。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畏手畏脚,想做但又害怕做错,担惊受怕,小心翼翼。 这些小事每天都在重复发生。 次次被纠正,件件做不对,这才是真正消耗孩子的地方。 消耗的是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不怕失败的底气,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松弛、乐观的态度。 即便是孩子真的做错了,我们也要点到为止,减少批评的部分,放大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部分。 本子撕破了?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如何弥补这个失误,比如用胶带粘一下? 牛奶洒地上了?这确实很糟糕,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收拾,你觉得我们需要什么工具?纸巾还是拖把? 孩子认知水平有限,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很多我们看起来的小事,他们是真的做不好、做不到。 对于那些孩子暂时做不好、做不到的小事,我们就别太在意。 别让喋喋不休的指责占据孩子的心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