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等义军的战斗力会比秦军更差吗? 从单兵素质来讲,应该不差。 因为秦实施的是全民皆兵制,兵即是民,民即是兵。 男子17岁就会被“傅籍”,承担兵役义务,直至60岁。 兵役包括一年在郡县、一年在京师或边疆做“正卒”,每年都在本郡县做一个月的“更卒”。 做“正卒”期间,他们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而且秦属于“自攻之国”,为了“疲民、弱民”,它会不断地发动各种战争。以至于秦人承担的兵役会不断地循环,他们接受的军事训练也就不会停止。 除此之外,秦还有“谪戍”制度。征罚那些商人、贫民(像陈胜那样被適戍渔阳的“闾左”之徒)、有罪之吏去戍边,紧急情况下还会赦刑徒、奴隶为兵(譬如二世二年就是赦郦山之徒,让章邯带着去平定叛乱的)。 因此,说秦末农民起义是在全民皆兵制这个“大军营”里发生的“士兵哗变”应该也不为过。 起义的参加者,不是“退伍军人”,就是“预备役军人”,他们和“政府军”接受的军事训练是一样的。 那么,他们与“政府军”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呢? 应该是武器和组织。 秦灭六国以后,采取了收天下兵器的措施,禁止民间私藏长兵器。而且秦有完善的军事运作体系。 所以贾谊会在《过秦论》中说“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根据吕思勉和钱穆等学者的研究,我国军人的职业化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武帝大量地使用刑徒及少数民族的士兵做专业的军人,继而能让农民专事生产,这种分工是社会的重大进步。也是从那时起,农民的作战能力才远远不如军人。
陈胜、吴广等义军的战斗力会比秦军更差吗? 从单兵素质来讲,应该不差。 因为秦实
耐读历史
2024-12-13 15:47: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