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在南昌见到许世友时,毛主席说:“你对我的感情,没有过去那么深了。我的话,你也听,也不听。”听了毛主席的话,许世友感到非常紧张,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甚至有些发紫。 许世友于少林寺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武艺。 后来,他加入了红军。 在长征途中,许世友与毛泽东的交集开始增多。 然而,1937年,红军面临国民党的多次围剿,张国焘主张南下,与中央的北上方针相冲突,最终导致党内分裂。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许世友被迫随张国焘南下。 红四方面军在河西走廊遭受毁灭性打击,许世友的部队伤亡惨重。 许世友始终未参与任何党派斗争。 在一次批斗会议上,许世友因直言不讳反对被误解为托派分子,竟因高血压引发出血,紧急送往医院。 在医院中,许世友被错误地牵连进张国焘的阴谋之中。 传言张国焘可能被枪毙,许世友和其他将领也可能受到牵连。 许世友曾一度计划逃亡四川,与老部下刘子才汇合。 然而,这一切计划都被王建安泄露给毛泽东。 中央迅速派人调查此事,明确了许世友的行为并非有意叛党。 毛泽东对此给予了理解,并在审查中为许世友等人辩护。 毛泽东明确表示红四方面军属于党和人民,而非张国焘个人。 这一表态恢复了许世友的名誉。 毛泽东后来特地安排许世友担任抗大教务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结束后,许世友身为一名开国名将,积极参与国家重建和军事指挥工作,其间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 而毛泽东则忙于国家治理和外交活动。 1971年,毛泽东决定南巡。 他专程在上海与许世友会面。 毛泽东特意等待许世友十五小时。 会面中,毛泽东对许世友的行踪提出关切,指出作为军区司令员的职责。 许世友对此深受感动。 在毛泽东的建议下,许世友将原名中的“士”改为“世”,象征着他的视野和责任已扩展至全世界。 1976年,毛泽东去世的消息传来,许世友急忙前往北京,参加追悼会。 许世友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老泪纵横。 在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立志转守为攻。 济南战役的指挥官人选选择上至关重要,毛主席果断选择了许世友。 许世友尽管伤势未愈,但接到指令后迅速前往战场。 他领导华野部队连续战斗八昼夜,最终突破敌防,成功占领坚固如金的济南。 毛主席逝世前曾在1958年军委会议上提出希望高级将领能够深入基层。 许世友响应这一号召,主动下连当兵。 在此期间,他没有任何特权,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 他生活简朴,待人接物和善,对部队和人民充满关爱。 尤其是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中,该桥梁是长江上首座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与公路两用桥。 许世友为测试其坚固性,指挥了大量军用车辆和坦克过桥。 更为惊人的是,该桥后来还被用作潜射导弹的测试场地。 许世友的家庭生活中尽管深爱女儿华山,但他在其求学困难时反对她退学,要求她坚持到底。 一次偶然的回乡之旅,他看到年迈的母亲辛苦劳作,悲从中来,亲自将母亲背回家中,决定让她与自己同住。 此外,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尽管自身处境艰难,他依旧组织捐赠,支援家乡人民。 许世友的女儿,在父亲去世30周年之际写下了关于他的回忆,记录了这位将军不仅在战场上的英勇,也包括在生活中的诸多细节。 她用了近三年的时间,通过采访和搜集资料,将这部作品呈现给公众。 许世友的儿子许光,同样要求孩子们追求知识和努力工作。 许道仑回忆起有一次在学校捡到一个皮夹,里面有五块钱,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班主任。 这件事被学校做成了黑板报表扬。 回到家后,他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1980年暑假,许光安排他上山砍柴,以每斤一分钱的价格收购。 许道仑在西大山度过了那个暑假,每天都砍柴直到天黑,有一次他迷了路,在大山里四处寻找出路,正是母亲的声音把他引导了回来。 1981年,许道仑参军,四年后复员。 在即将退伍时,他给父亲写信请示是否应该留在部队发展。 许光和子女们多次回到家乡,带着他们参观老一辈的战友和烈士家属。 参考文献:[1]杨永利.许世友将军的革命生涯与爱国情怀评析[J].兰台世界(上旬),2013(12):18-19
许世友未参加抗美援朝!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