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跑步,顺应大脑和自己的节奏

安安有何不敢 2024-12-13 18:15:33
从脑科学层面,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简单方法,希望可以在长期跑步这条路上,我们可以更轻松容易些。以己为例,一起探讨。 大脑顶部前端的前额叶皮层,核心之一是「执行功能」,帮助我们设定和实现目标,管理时间和自控力。当内在动力充足时,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增强,执行功能进而提升。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跑步时,或者通过跑步,满足了自己的某个内在需求,跑步的执行力便会增强,持续跑步就相对容易很多。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成就感和愉悦感。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便可以通过 「刻意地制造,跑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来增加跑步对我们的吸引力。 比如刚开始跑,距离就定自己容易做到的,1公里或者几百米都可以。也可以把想去的某地,一个喜欢的咖啡馆、餐馆,作为自己的跑步终点。 我跑步三年来,一直户外跑,我其实特别害怕广东的户外,一年10个多月的高温湿热能抗住,但那黑点点的小蠓虫,叮咬奇痒无比。十年了,依旧让我闻风丧胆。有次拉伸忘记喷驱蚊水,回到家数了下两条腿,60多个红肿的包…60多个…我勒个苍天… 那为何不在室内跑,而是依旧户外跑? 因为眼睛。 我的眼睛不好,视力和视野都有问题,获取光照、望远、血清素,就是我的跑步内在动力。 当跑完拉伸时,我会长时地盯着远处的某片叶子,感受着它慢慢清晰锐化。一次户外奔跑,可以同时满足我三个需求,达到目的成就感,混合着运动带来的身体能量,给大脑带来了多重加持的愉悦欢喜。这种让大脑着迷的自我肯定状态,便和「跑步」逐步相联,想起跑步就觉得开心,意愿力不断催化,下次就还想再跑。 至于跑步距离和时间选择,在我几乎早九晚九的工作之外,既满足我的需求,又能够利用起来的整块时间,基本就是早上的7-9点,除去喂猫早餐和拉伸走路的时间,5公里的距离对我刚刚好,跑完还能回家冲个澡。 清晨五六点早起跑步的人,我很钦佩,但于我而言,并不适合,除了上述提到的点,充足的睡眠在我这里,比跑步更重要,睡饱,再跑。 每个个体都有差异性,我们需要顺从大脑的规律认知,观察并尊重自己的状态,让跑步去适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要为了跑步而打乱自己的节奏,不要刻意为难自己,制造无意义的消耗和自我感动。 当然不一定要跑步,其他运动和选择同样适用。 如果长期跑步被看做一种自律,那这个自律的前提便是顺从人性观察自己。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