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说,十年运动为何会发生?在毛泽东看来,工农基本群众如果不能“当家做主”,也就失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失去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毛泽东特别重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如何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问题,特别重视防止国家政权的官僚主义的问题。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他感到官僚主义势力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的时候,他就不能不动手解决了。在毛泽东晚年的政治哲学思维中,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条逻辑线索: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已成为主人,但官僚阶层(“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却成了“主人的主人”。因而,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他怕人民再次沦为“奴隶”。 少年时代,毛主席在农家生活的熏陶下,不仅继承了农民朴实节俭、勤劳坚韧的优秀品质,更在心中种下了淳朴善良、心系农民疾苦的平民情结。这份从小培养起来的阶级感情,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他毅然投身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洪流之中。长期的乡村生活,如同一位无形的雕塑家,不仅塑造了毛主席对农民阶级的深厚情感,更铸就了他以农民视角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认知心理。他深刻理解农民,深切同情农民,这份朴素而真挚的平民情怀,让他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支撑着他一路前行,热爱人民、信赖人民、服务于人民,成为了他永恒的信念和鲜明的亲民品格。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就明确提出了“财政的支出,应遵循节省的原则”,他强调,“节省每一个铜板,为了战争和革命事业,为了我们的经济建设,这是我们会计制度的根本原则”。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更是反复叮咛:“节约是所有工作机关都必须重视的,尤其是经济和财政工作部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制止浪费,注重节约。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家建设的艰巨任务和经济的贫困现状,毛主席更是将勤俭节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大规模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贫困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全面的、持久的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阐述,“要使我国真正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其中就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勤俭建国方针。”因为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唯有“依靠青年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用几十年的时间,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毛主席不仅口头上倡导勤俭节约,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的穿戴总是那么整洁朴素,衣服虽破旧,却总是经过精心缝补,洗净后继续穿着,从不轻易丢弃。他逝世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廉价的牙粉、用秃了的牙刷、为了续装火柴棍而保留的空火柴盒,以及那些破旧不堪、多次缝补的衣物和鞋袜,甚至毛巾上都打着补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缝补了74个补丁、已难以辨认原本颜色的睡衣,还有一双穿了20多年的拖鞋。 在饮食上,毛主席更是将节俭发挥到了极致。他一生粗茶淡饭,从不追求新奇昂贵的食物,即便是吃菜,也从不挑剔,偏爱那些自家门前种植的蔬菜。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鱼肉水果一概不吃。用餐时,即便是掉落在饭桌上的米粒,他也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吃掉。 再说刘少奇,1934年7月,他临危受命,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当时,战争烽火连天,敌机频繁轰炸中央苏区。刘少奇到任的第二天,福建省委驻地长汀就遭到了敌机的空袭。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刘少奇却镇定自若,迅速展开各项工作。 有一次,到了午饭时间,机关工作人员却不见刘少奇的身影。大家起初以为他有事先吃了,但从炊事员那里得知,他为了节省粮食,已经将一日三餐改为了一日两餐。原本后方机关工作人员的供粮标准就不高,刘少奇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只吃两顿饭。作为省委书记,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消息传开后,大家更加积极地响应节省粮食的运动,有力地支持了福建苏区支援前线的工作。而前线的红军指战员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英勇奋战,屡建奇功。 投身革命后,刘少奇积极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在国内革命中,他结合自己领导的工人运动、白区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努力解决现实问题,撰写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卓越的理论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毛主席思想。 在对外工作中,刘少奇同样注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他的涉外生涯,可以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展开的。作为党内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主管党际外交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共对外交往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刘少奇在对外交往中多次强调,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一原则体现了他外交思想的理论品质和高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