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规则都是你定?”2020年,南京女子利用天气预报购买航班延误险,押中了900次,不料被认定骗保300万!面对警方的质疑,女子平淡的表示:“我完全是靠实力赚来的,怎么就违法了?” 2020年,一起匪夷所思的案件在南京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一名女子利用天气预报精准押中航班延误,通过航班延误险获取高达300万元的赔偿金。 然而,警方却认定其构成保险诈骗。这场因规则而起的风波,不仅考验着法律的边界,也激发了公众对规则与公平的深刻思考。 女子名叫李某,曾是一名航空服务人员。由于对航班运营和延误规律十分了解,她在2015年失业后,敏锐地发现了航班延误险中的“机会”。 航班延误险是一种新型商业保险,旨在为乘客因航班延误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提供补偿。李某却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公开信息的分析,将这一险种变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据警方调查,李某会提前研究航班的历史延误数据,并结合天气预报筛选出延误可能性高的航班。她不仅利用自己的身份购票投保,还从亲友处获取身份证和护照信息,扩充“身份池”,为每次航班购买多份保险。 为了减少损失,她还密切关注航班动态,一旦发现航班延误可能性较低,便迅速退票止损。她的操作精细到位,甚至曾以五个不同身份同时理赔,获得了十余万元的赔偿金。 2015年至2020年间,李某累计押中近900次航班延误,累计获赔金额超过300万元。这一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也让人不禁想问:她的行为到底是投机取巧,还是触犯了法律?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4月。南京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在审核理赔记录时,发现李某的投保和理赔过于频繁,且涉及多个身份信息,显然不同寻常。公司随即向南京鼓楼警方报案,警方介入后,通过查阅航班记录和交易流水,揭开了李某操作的全貌。 调查显示,李某的获利方式主要依赖于冒用身份和频繁投保。警方指出,她利用规则漏洞进行投保,隐瞒了自己并无乘机需求的事实,属于捏造保险标的。最终,警方以涉嫌保险诈骗罪对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件曝光后,社会舆论迅速两极分化。一些人力挺李某,认为她的行为是合法的商业操作。一名网友直言:“规则都是保险公司定的,她按规则走,延误赔,不延误退票,为什么不行?” 支持者普遍认为,李某通过合法购票和投保获取赔偿,没有制造事故,更没有虚构事实,凭什么认定违法? 还有人将她的行为比作投资行为,认为延误险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投资。航班延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押对了,赔偿可观;但如果押错了,她就要承担保险费损失。正如一名网友所说:“她靠的是知识和判断,凭什么规则允许保险公司赚钱,却不允许乘客赚钱?” 然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李某的操作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延误险的设立初衷是补偿实际乘机人因延误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而非成为投机的工具。 更有声音批评她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可能对行业信任造成长期损害。一位律师表示:“保险是一种基于诚信的契约行为,李某的操作无疑损害了这一基础。” 律师界对此案也有不同看法。部分律师认为,李某的行为虽有不当,但并未违法。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即赔偿与否取决于某一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李某支付了保险费,延误的航班也确实存在,难以构成保险诈骗罪。而另一部分律师则指出,李某通过冒用亲友身份投保和理赔,客观上已违反合同约定。她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意图,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这起案件还揭示了保险行业在风控上的不足。业内人士坦言,延误险的理赔机制过于简单,保险公司普遍依赖航班延误记录进行赔付,缺乏对投保人实际乘机行为的有效核查。 李某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实现了高频理赔。事件发生后,不少人呼吁保险公司加强风控,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但回归到案件本身,人们更关注的问题是:李某的行为究竟是聪明赚钱还是恶意欺诈?规则的边界在哪里?有人认为,规则设计的漏洞是保险公司自身的责任,而不是投保人的过错;也有人认为,任何规则的利用都应以诚信为前提。 这场风波不仅让保险行业反思产品设计的不足,也引发了公众对法律边界的热议。当规则被钻空子牟利时,如何界定合理与不合理,成为每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李某用一句“靠实力赚来的”揭开了行业问题的一角,但这是否意味着她完全无罪,仍需法律给出答案。
就是,凭啥只允许你保险公司稳赚不赔?
什么时候保险公司有诚信可言?
人家一没违反合同,二没作假,不犯法
任何人的保单只针对当事人本人,其他人操作就是骗保,应当严厉打击。
那么厚的协议书(书)也是以诚信为基础
保险公司有诚信吗?这也不赔那也赔,拼实力拼知识你就是诈骗!骗保!!!他娘的你就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