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长期旅居美国的特务头子毛森,在生命垂危之时,向他的儿子吐露了心声: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回到祖国,回到那遥远的家乡再看一眼。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央视网2012年04月28日 关于“《百战经典》20120428风雨飘摇话军统——杀人魔王毛森”的报道) 一只幽灵,在中国近代史的夜晚悄悄游荡。他双手沾满鲜血,却又在抗战的烽火中立下汗马功劳。他渴望落叶归根,却客死异乡。 毛森,这个名字挺有来头,也是个挺让人不舒服的角色。他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谍战剧,充满了矛盾和谜团,让人不禁想要探究:他究竟是谁? 1908年,在浙江江山的某个贫困农家里,他们又添了个小宝宝,这是家里的老三。家徒四壁,三餐不继,是这个家庭的常态。年幼的毛森,目睹着生活的艰辛,早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 15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毛森才第一次走进小学的课堂。他对知识的渴望如同饥渴的旅人渴望甘泉,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然而,贫困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时刻威胁着他的求学之路。 为了继续上学的路,他选择了冒险,假用了同乡毛善森的身份,成功进入了衢州第八师范。这次冒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师范学习五年后,他回到了家乡,做起了一名小学教师。 但这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颗不安分的心,驱使他再次踏上求学之路,考入浙江警官学校。生活里,他邂逅了那位能扭转他命运的人——毛人凤。 毛森虽然冒名顶替的事被人发现了,但毛人凤看重了他的勇气和聪明,便推荐他加入了军统,还让他改名叫“毛森”。 国家面临抗战,咱们民族正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毛森被任命为军统杭州站站长,开始了他在敌后刀尖上行走的生涯。 他组织锄奸行动,刺杀汉奸,扰乱敌方后方,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两次被日军抓去,尽管遭受了严刑逼供,但他咬紧牙关,绝口不提任何秘密。他假装成商人,巧妙地遮掩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结果顺利逃脱了险境。 即便被关押,他还是悄悄地和外头的人联系,暗中领导着铲除汉奸的行动,秘密对付那些投靠日本的坏蛋。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毛森的名字,成为了敌人的噩梦,也成为了抗日队伍中的一面旗帜。他的功绩,不容抹杀。 虽然抗战胜利了,国家需要重建,但和平的阳光并未照亮这片历经战火的大地。内战爆发,毛森的人生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被任命为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他却一手制造了血雨腥风。他大肆逮捕爱国人士,残酷镇压进步学生,数千条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命令下消逝。“坚不吐实,处以极刑”,这冰冷的命令,成为了他手中沾满鲜血的证据。 上海滩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慌中,四周充斥着血腥的气味。厦门解放前,这位人物是警备司令部的中将司令,严格遵循“宁错杀千人,不放过一个”的严厉指示。他变成了一个冷血的刽子手,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魔王。 这段时期,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篇章,也是他永远无法洗刷的罪证。他曾经的功勋,被鲜血染红,变得黯淡无光。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毛森也跟随而去。然而,在台湾,他并没有得到安宁,政治斗争的漩涡,将他卷入其中。 毛人凤的失势和去世,让他失去了庇护。那个人因为蒋经国的逼迫,不得不逃到了香港,后来又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开始了长达24年的隐居生活。远离了政治的喧嚣,远离了杀戮的战场,他过着低调而平淡的生活,他心里总是忘不了家乡。 1992年,在阔别故土多年之后,他终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他回浙江江山的家,拜访亲戚,祭拜祖先,还上了江郎山,找找以前留下的足迹。 他捐资助学,试图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他写下“谢谢亲爱的乡亲们”八个大字,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和愧疚。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想起了那个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的少年。 四个月后,他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84岁。 毛森的一生,如同一个复杂的谜团,让人难以解读,他是抗日英雄,也是冷酷的刽子手。他的功绩和罪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复杂而矛盾的一生。 他晚年虽悔改并捐钱助学,但之前的错事还是难以抹平。这段历史既不会忘记他做出的贡献,也不会遗忘他犯下的过错。 他的故事,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人的多面性。他的经历让我们记得历史,懂得珍惜和平,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毛森,一个充满争议的名字,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供后人评说。他的功过是非,留给时间去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