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于凤至浑身上下都插满了各种管子,她的女儿紧紧抱着她,声音哽咽地央求道:“妈妈,你能不能再坚持一下?爸爸已经恢复自由了,我已经给他说了你病危的情况,他正在安排飞机,准备飞来美国见你。” 在于氏家族的庇护下,于凤至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她5岁时,便开始在家族的私塾中学习。 家族安排了专人教授音乐和绘画。 1908年,一个算命的盲人预言了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这个预言意外地吸引了在场的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注意。 他认为这样的命格非常适合自己的儿子,张学良。 张学良因父亲的安排与于凤至结缘。 1915年,年仅18岁的于凤至与15岁的张学良在郑家屯举行了婚礼,于家为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包括两个钱庄和十个贴身仆人。 婚后,不久,张学良受其父之命,迁至新建成的“大帅府”。 张学良对这门政治联姻最初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因为于凤至年长他三岁。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关系渐深,尽管起初张学良称她为“大姐”。 她在大帅府的生活中,与张作霖的其他妻妾关系融洽。 在1928年张作霖遇刺后,于凤至秘密处理了张作霖的丧事,同时安排张学良急速返回奉天接手家族和军队的大权。 张学良和于凤至赞助了华北运动会,并对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提供了财务支持。 此外,于凤至在家乡创办了教育机构。 于凤至在家中处理家务事务游刃有余。 进入1930年代,赵绮霞是一位政府官员的女儿,对张学良倾注了深厚的感情,甚至愿意放弃家族背景,只为成为他的秘书。 于凤至在无奈中选择了容忍,她不仅接受了赵绮霞的存在,还帮助她在社会上立足。 她的这种胸襟使她在大帅府内外赢得了尊重。 在1936年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最终成功促成了蒋介石的抗日决策。 事变后,张学良由于对蒋介石的私人情谊,亲自护送其返回南京。 然而,蒋介石对张学良的这一行动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二人抵达南京的首日,就下令将张软禁。 同期,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正在英国,当得知丈夫被软禁的消息后,她立刻结束了陪读行程,匆忙返回国内。 蒋介石见状,决定将张学良和她囚禁在一起。 1940年,张学良夫妇生活处处充满艰辛。 更为严峻的是,于凤至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晚期。 张学良急忙联系宋美龄,希望能通过她的影响力安排出国治疗。 在宋美龄的帮助下,于凤至不久后前往美国接受治疗,而张学良则留在国内由赵四照料。 1942年,于凤至在美国治疗期间,宋美龄访问了她。 两人的交谈最初充满温情,但宋美龄询问关于一份密电,这份密电涉及张学良可能与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的交流。 然而,于凤至对此一无所知。 接下来的几年,于凤至的健康状况虽有所好转,但她的两个儿子分别因战争和疾病的影响而先后去世。 在失去了两个儿子后,于凤至决定通过接受媒体采访和发起公开活动来营救张学良。 她利用自己在股市中赚取的资金,大力推动这一运动。 1964年,于凤至惊讶地接收到了一封信件。 信中,她的丈夫张学良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他决定与赵绮霞结婚。 对于一个坚守基督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不能维持双重婚姻。 于凤至颤抖着拨通了电话到台湾,张学良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 但她认为到这可能是张学良被蒋介石逼迫的结果。 虽然心中不愿,于凤至还是签署了离婚同意书。 1965年,宋子文夫妇访问于凤至。 他们告诉于凤至,张学良与赵绮霞的婚姻已经成事。 尽管得知这个消息让于凤至有些失落,但了解到张学良的生活有所改善,她感到些许慰藉。 客人离去后,她决定继续她的经济活动。 她甚至计划为张学良与赵绮霞购买一栋别墅,而这一决定让她的女儿张闾瑛感到难以理解。 1990年,于凤至在病床上昏迷。 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身旁,女儿绝望地找到了医生,恳求他能再延长母亲的生命片刻。 医生沉默着摇头。 女儿告诉于凤至张学良已经在来的路上。 参考文献:[1]于凤至的至情一生[J].财会月刊,2010(3):I0029
[大哭][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