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6
世阳聊过去
2024-12-15 16:08:32
IBM 实验室有两次大的变动。一次是在1993年郭士纳上台后大量削减研究经费,很多人离开 IBM 去了华尔街。有一些数学很强的科学家,去了后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文艺复兴技术公司。文艺复兴公司1987-2007年20年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每年37%,总回报是200倍,而标普500是6倍。2008年金融危机,它的回报却高达80%。第二次是在最近几年,现在 IBM 的很多研究员只能从研究项目中拿到一大半而不是全部的工资,另一小半必须通过参加产品项目而获得, IBM 的目的非常清楚:科研必须和产品结合。
从2002年到2013年, IBM 的年收入11年只涨了22%(从810亿美元到983亿美元),而利润却涨了7倍(从23亿美元到165亿美元)。原因是, IBM 不断淘汰不挣或挣钱少的业务,扩充利润高的业务。2002年, IBM 将硬盘业务以30亿美元卖给了日本的日立公司。2004年, IBM 将 PC 业务以17.5亿美元卖给了中国的联想,2014年, IBM 又将x86服务器业务卖给了联想,交易金额是23亿美元。
IBM 还在2001-2003年和2008-2009年两次经济危机中再次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依然让业界叹为观止。
2000-2003年互联网泡沫破碎,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短期的局部动荡, IBM 本来就没有赶上互联网的快车,受泡沫的负面影响也较小,但是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冲击却是无所不在。很多巨无霸的跨国公司或者倒闭(如通用汽车公司、雷曼兄弟公司等),或者被并购(如太阳公司、贝尔斯登公司),或者一蹶不振(如雅虎公司、花旗银行),即使是很健康的公司,包括微软公司、 eBay 公司等,也没有回到危机以前的情况。而 IBM 不但在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而且在危机过后业绩迅速提升即使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底, IBM 的股价也没有跌破2005年末的水平。而在股市触底的2009年3月, IBM 的股价已经走出了谷底,它的股价比2005年增长了70%左右,而同期美国股市的三大指数均是负值。
为什么 IBM 能在金融危机中岿然不倒?这要从它的业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及全球化等几个角度来看。
IBM 几乎所有客户都是商业客户,本来这样的生意最容易受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变得很不稳定。但是,它的核心业务主要是 IT 服务,和金融本身相关性不大。 IBM 不是一个单纯的设备公司或软件公司,而是一个服务公司。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对 IT 服务的需求总是存在的,而且是上升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