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现在不差钱。
自从小米在21年宣布开始造车计划后,经过3年时间,现金储备从1000亿增加到1500亿。
车,造出来了,市场反馈如何?
已知的信息是小米汽车已经做到收入97亿的成绩,并在230天内实现了10万交付量。目前, 小米汽车正在扩大产能 ,全年目标是冲刺交付13万辆。
企业欠债倒是常见,但是企业欠产品,这是独一份。
汽车是一个特别「烧钱」的行业。
从研发、设计、路测,再到建设生产线、采购原材料以及市场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再加上小米入局本就稍晚了一些,为了保持竞争力,还必须源源不断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大投入。
电池如何、电机怎样、智驾智能与否、车机系统适配范围等等,小米对于造车几乎是从0到1一点一点地做了出来。
其实不止一小部份人,许多人对小米都提出过这么一个疑问:「你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造出来一辆车的?」
用雷军的话来回答,那就是:「这你得问那些造不出来的企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造不出来」。
其实小米的造车模式,包括后期运营跟维护,用的仍是互联网思维。如开头所说,小米的现金储备量,因此:
用钱来换取时间、技术及发展空间就是策略之一。
小米前期通过不断投资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完善供应链,中间再通过企业自研,开发搞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后期逐步完善售后以及线下服务,促使整条产品线形成了闭环。
小米能做到今天这个成绩,与米家一直以来的的商业模式推不开关系。
从软件服务到生态系统再到营销策略、从完善供应链管理到建立自动化工厂,完成传统制造到智能自动化制造的转变、从原有品牌自身影响力渲染「自来水」,带出「让科技不再变得高高在上而是服务于人民」的宗旨。
——这一切的这一切,直接让小米市场认可度拔高了一个层次。
你说,它能不「欠」产品吗?扩大产能是正确的。
面向消费者做好服务,真诚、谦卑、不断创新,消费者认可,这就是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