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商代晚期龙形觥

文字绘者青青 2024-09-25 06:50:49

这件龙形觥,是山西博物院里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几件文物之一。作为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这件龙形觥的器型和纹饰都很独特。

一,器型

整器呈角状,弧形翘起,如一艘龙船被从中截断,造型独一无二,与其他青铜觥都不同。

器盖并不连着龙头,从形制来说,更接近动物形的尊,而不是现在所称的“觥”。

但“觥”字的本义,是用牛角做成的酒杯。而这件龙形觥的角形,很可能就是仿牛角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龙形觥更接近“觥”的本义。

器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腹深6.8厘米,前为龙首,后端截平,长腹弧鼓,下有圈足。

背部有梯形长盖,盖面立一蘑菇形钮,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

器身口沿外侧各有一对穿耳,用来将此器悬挂,方便温酒。不需要吊置时,可平稳摆放。圈足位于弧形器身的重心下方,既突出了翘起的龙首,又保证了器身的稳定。

龙首高昂,竖着两只圆柱形犄角;阔嘴咧开,露出两排锯齿状尖牙;臣目凸睛,鼻部尖翘,凶狠中充满威严。

“呲牙咧嘴”与中空的器身相通,既可能是向外倒酒的流口,也可能是温酒时向外散发水气的出口。

二,纹饰

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种类很多,但安排得当,密而不乱,而且有一些很罕见的纹饰。先来看器盖~

盖面中间为浅浮雕的逶迤龙身,中部拱起,尾巴上卷,前部与龙首衔接,形成一个立体圆雕与平面浮雕的组合。

主龙长身之下还有两条小龙,身形贴合主龙起伏,在主龙龙身最高拱处头对头、眼对眼。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还饰有几条同样起伏的波浪线,增加了整体的韵律感,似乎一切都在波动前行。

空隙处填以三角云纹和涡纹。器盖上凸出的盖钮也饰同样的涡纹。从上看去,盖钮与整个盖面图案融为一体,一点儿也不突兀。

上部还有一蝙蝠状图案,蛇头两侧像是展开的翅膀,很是怪异。

盖面后部空间不大,却巧妙安排了一龙一鸟三蛇。

最末是排成一线的三条蛇,折身、尖嘴、圆眼。蛇与主龙龙尾之间,并排一龙一鸟。

龙头较大,亦是臣眼圆睛、柱状角,张开的大嘴里吐出花朵似的舌头。龙尾顺着主龙龙尾盘卷,两尾彼此环绕,形成回旋之势。

剩余的小空间饰一鸟,喙弯如钩,尾尖如刀。相比起瘦窄的身体,鸟足十分强壮。此鸟伸爪瞪眼,看起来也很厉害。

器身两侧纹饰相同,以龙纹和鼍tuó纹为主,两者的头都朝后,与圆雕龙首相反,形成张力。

后部主饰龙纹,与盖面后部的龙纹造型一致,臣眼圆睛,柱状立角,张口吐舌,舌似花朵,长身拱曲,尾部上卷。

主龙之上有一条鱼纹,之下有一条臣眼小龙。小龙之后,有一条小小龙,短身利爪,与小龙卷尾相对。这里的一鱼两龙都有长吻。

前部主饰鼍tuó纹,身体粗壮,四肢有力,趾爪锋利,尾巴上甩,身体和尾巴覆盖着成排密密的方形鳞甲,显得十分强悍。

鼍,也就是扬子鳄,今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这件龙形觥出土于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

那么这是一件由南方而来的青铜器呢?还是说这证明了气候生态的变化呢?3000多年前的商代,山西西部地区很可能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地,是扬子鳄的生活乐园。

上:殷墟西北岗M1001墓葬出土骨器 下左:龙形觥鼍纹 下右:殷墟骨器鼍纹)

无独有偶,殷墟西北岗M1001墓葬出土的一件残缺骨器上,也有类似的鼍纹。

殷墟也在黄河流域,两处鼍纹或许可以共同为扬子鳄久远的故乡做一个注脚。

前腹部分左右各饰三条蛇纹,与器盖末端的蛇纹类似,圆眼尖嘴三折身。但头部多了左右展开的钩状物,我不清楚是什么,但肯定是表示这种蛇比普通的蛇更厉害!

盖面上部看到的蝙蝠状图案,显然就是这种更厉害的蛇省去了身体的样子。

圈足四面中间有缺口,缺口两边各饰一条长吻鱼纹,长长的吻部伸到缺口上方。

几乎所有与龙形觥相关的文章,都没有强调这种长吻鱼纹,而我觉得它们同样是非常珍贵的。鱼纹在青铜器上不少见,但这样的长吻鱼纹却非常罕见。我立刻想到了已经灭绝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

对比一下,上图的白鲟与纹饰简直一模一样。

其实上图并不是现代生物学说的“白鲟”,因为我找不到活的白鲟的照片。上图是与白鲟同属的匙吻鲟,两者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样子非常像,古人不可能把它们区分开。为了行文方便,就以“白鲟”包括两者。

金沙博物馆出土金带 图片来自网络

古蜀金沙遗址出土了两件有长吻鱼纹的金带,时间比这件龙形觥略晚一些。

金沙博物馆认为它们就是白鲟。长江上游的古蜀先民对白鲟很有感情,所以刻画在了金带上。

我想龙形觥上的长吻鱼纹表现的也是白鲟。白鲟,也生活在长江流域。不过既然龙形觥上已经出现了长江流域的扬子鳄,那么出现长江流域的白鲟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同样的问题:这件龙形觥到底是从南方流转到山西的,还是山西在商周时期本来就适合扬子鳄、白鲟等生长?

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晚期,出土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桃花庄墓葬,藏于山西博物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