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周榆瑞发现自己被特务驾车跟踪了,当他放慢车速,想要去路旁电话间报警的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6 00:01:54

1957年,周榆瑞发现自己被特务驾车跟踪了,当他放慢车速,想要去路旁电话间报警的时候,迎面却急速驶来一辆大车,“砰”的一声,周榆瑞连同他的车辆,被撞翻在地…… 1957年深夜,一场蓄意策划的车祸,差点夺去了周榆瑞的性命。 当时,他正驾车在街道上行驶,突然发现有一辆车正尾随其后。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巧合。 但当他放慢车速时,那辆车依然紧随不舍。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遭到了跟踪。 正当周榆瑞打算驶到路边的公共电话亭,试图报警求助时,迎面却突然冲出另一辆车,直直地朝他撞来。"砰"的一声巨响,周榆瑞的车子被撞得四轮朝天,车身面目全非。 两个彪形大汉从对方车上跳下,掏出手枪,就要趁乱击毙车内的周榆瑞。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周榆瑞根本来不及反应。 幸运的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辆巡逻的警车及时赶到,那两个歹徒见状,只得仓皇逃窜。 周榆瑞虽然受了伤,但总算捡回一条命。而这件事并非偶然,而是国民党特务对他精心策划的一次谋杀。 究其原因,还要从周榆瑞早年的经历说起。 周榆瑞1917年生于福建闽侯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当地一位私塾教师。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就能阅读英文报刊。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 1935年12月9日,他参与了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当时他作为学生记者,为进步刊物《国闻周报》撰写大量报道揭露日本侵略行径。 1936年初,他被中统特务以"宣传赤化思想"为由秘密逮捕,在北平军统监狱被关押三个月。 期间遭受了老虎凳、电刑等多种酷刑,但始终没有透露任何同学和进步人士的信息。 1937年初获释后,他被大多数国民党控制的报社拒绝录用。经友人介绍,他来到桂林英国新闻处工作。 利用职务之便,他用英文撰写了大量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打击我党的文章,在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发表。 其中,1938年发表的《国民党在华南的"清乡"运动》一文,详实记录了国民党军队以"清剿共产党"为名,烧杀抢掠的暴行,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1939年至1941年间,他以驻桂林外国记者的身份,多次深入湘桂边区采访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 他的报道《游击区见闻录》系列文章,真实记录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状况,在海外产生重要影响。 1940年,他还协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桂林等地采访。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他辞去英国新闻处职务,转入地下工作。 他利用精通英日文的优势,为中共地下党翻译获取的情报资料。1944年,他参与策反了几位在桂林的日军翻译官,获取了大量军事情报。 战后史料记载,周榆瑞在1937-1945年间,以英国新闻处官员身份发表的各类文章、通讯稿件累计达300余篇,其中揭露国民党的文章近百篇,报道共产党抗日活动的文章50余篇,这些文章大多被译成多国文字转载。 他的报道对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真实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周榆瑞常常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周总理提供一些国民党高层的内幕消息。他的情报来源广泛,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党制定对策的重要依据。周总理对他的帮助十分感激,但也担心他的处境。 果然,周榆瑞的举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的警觉。 有人散布谣言,说他是英国情报机构的间谍,专门搜集国共两党的情报。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特意找到周榆瑞:"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国民党正在调查你,说你是英国间谍。我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我怕你被利用,落入他们的圈套。" 此后一段时间,周榆瑞如履薄冰,低调了许多。但他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却不容他完全沉默。 1957年,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出版了一部名为《侍卫官日记》的小说。 这部小说以他多年在国民党高层周旋的经历为素材,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和黑幕。 小说一经面世,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读者们对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抢购此书。 然而,这也彻底激怒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而国民党特务头子谷正文,更是暗地里指使手下策划了一起谋杀行动。 就在周榆瑞的新书焦点尚未散去之时,他遭遇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车祸。 肇事车辆来势汹汹,将他的车撞得四轮朝天,歹徒们跳下车,就要趁乱将他击毙。 所幸警察及时赶到,他们只得弃车逃窜。周榆瑞虽然受了伤,但总算保住性命。 事后,警方调查发现,这起事故并非偶然,而是国民党特务谷正文为报复周榆瑞的新书而精心策划的谋杀行动。 他们原本信心十足,以为这次一定能置周于死地,却不曾想功亏一篑。而周榆瑞也意识到,自己在国内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经过深思熟虑,周榆瑞决定举家移民,暂避国外。 但即便身在异乡,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他继续笔耕不辍,翻译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也经常给香港的一些杂志撰稿,就中国的现状和前景发表真知灼见。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