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
本品为宣德窑业兴盛之佳例,为六瓣葵口式,斗笠形,沿袭宋瓷定窑、官窑之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造型似仿自汝官宋器。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而饱满,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是绘以折枝寿桃纹。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涵括了所见的主要品类,祥花如菊花、牡丹、莲花、茶花,瑞果如蟠桃、枇杷、荔枝、石榴、葡萄、樱桃。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底部浅圈足,胎骨细腻,露胎处微微泛黄,抚之光润如玉。底落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
据著名学者刘新园先生考证,宣德朝御瓷款识的粉本应出自当时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书法深得圣意钟爱,宣德皇帝常以之为师,故《万历野获编》赞宣德皇帝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沈氏对明初宫廷文化生活影响颇大。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巧艺」条记述:「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必命度书之」。今审沈度著名墨迹《张桓墓碣铭》中的「宣德」、「年」三字与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无论其点之大小,划之长短,运笔之轻重,间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见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上瓷的。
嘉靖朝谢肇淛于《五杂俎》赞曰:「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品矣!」正是如此,宣德御瓷备受好古者追捧,一直声价不菲,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故终明之世,宣窑青花品格超群,精光不泯。相对明人的钦慕,清宫对宣窑的推崇亦毫不逊色。《清档》中或称「宣窑青花白地葵花大铙碗」及「宣窑青花白地葵瓣铙碗」,如乾隆元年「七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白地葵花大铙碗十六件随锦匣两件」;乾隆四年三月二十一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首领开其里交……宣窑青花白地葵瓣铙碗一件….传旨:着认看等次。钦此。」本品与北京、台北故宫所藏本类碗一致,应为一套,即乾隆时期所进贡之十六只「宣窑青花葵花铙碗」之一。
斗笠碗为宋代经典的造型,洗练简约,深获世人所喜。本品式样为宣德御瓷斗笠碗极为珍罕之款,其化裁于永乐时期同类之作而成。有明一代,御瓷之中最早出现斗笠碗一式为明永乐时期,实例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明永乐 青花松竹梅纹碗」,口径为21.8厘米,著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图21。宣德一朝继之,存世两款,除了本品式样之外,尚有一款为清宫旧藏「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瓣口碗」,其造型为斗笠花口式,口径22.3厘米,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59、图151。另一馆藏实例见,上海博物馆藏,载于陆明华,《上海博物馆藏品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2007年,图版3-34。近年拍卖所见,静观堂收藏一例,见于香港佳士得1989年1月17日拍卖,Lot 567;Koger伉俪旧藏一例,于纽约苏富比1990年11月27日拍卖,Lot 315;日本大坂万野美术馆旧藏一例,2010年5月3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Lot 1856;玫茵堂旧藏一件,于2011年10月5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Lot 12。
尺寸:直径22.5cm;高8cm
来源:北京保利2024秋拍《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