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马未都去地摊捡漏,50元一个杯子,马未都花200元买了5个,摊主偷笑赚大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2-17 14:41:07

有一次,马未都去地摊捡漏,50元一个杯子,马未都花200元买了5个,摊主偷笑赚大了,不料,那是价值连城的鸡缸杯。鸡缸杯是以“亿”为单位估价的,摊主当了冤大头。 一说起收藏,总让人想起那些传奇的“捡漏”故事。真的能从地摊上淘到价值连城的宝贝吗?或许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一场知识与眼光的较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地摊上熙熙攘攘,藏家和卖家来来往往,每个人都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遇见属于自己的“机缘”。马未都也不例外,他像往常一样在摊位之间徘徊,目光锐利,扫视着每一件物品。 突然,一个摊位引起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个中年男人,摊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瓷器和碗碟,看似普通,却透着一股别样的韵味。马未都蹲下来,拿起其中一个大碗仔细观察。 “这个碗多少钱?”他问。 “大碗10块,小碗8块。”摊主爽快地答道。 在那个年代,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不过百余元,马未都虽然是“万元户”,但在捡漏这件事上依然斤斤计较。他试探着还价:“小碗便宜点,5块一个怎么样?” 摊主摇了摇头:“不行,8块钱已经很低了。” 见谈不拢,马未都装作起身离开。果然,摊主叫住了他:“这些不行,我还有好东西,你要不要看看?” 摊主从木箱中拿出5个小碗,每个碗上都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马未都眼前一亮,他凭借多年的经验,敏锐地感到这些碗可能并不简单。 “这些50块一个,不讲价。”摊主看出马未都对这些碗感兴趣,显得自信满满。 50块一个,对当时的地摊交易来说已经是高价了。马未都心中权衡,尽管不确定它们是否是真品,但碗的做工和纹饰都让他不舍得放弃。他最终与摊主达成协议,以200元拿下了这5只碗。 拿回家后,马未都开始查阅资料,对比相关文献。他发现这些碗并非明代成化的真品鸡缸杯,而是清代的高仿品。不过,这些高仿品依然制作精良,年代久远,在市场上依然具有不菲的价值。 为什么仿品也能有价值?在古玩市场上,清代仿制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还反映了历史审美的传承。即使是仿品,只要保存完好,也有可能在收藏界占据一席之地。 潘家园,这个古玩市场不仅是藏家的“宝地”,也是风险重重的交易场所。当时的收藏市场并不规范,仿品、赝品横行。 现代工艺仿造、拼凑残品甚至编造故事,都是摊主吸引买家的手段。很多藏家因为缺乏知识或经验,往往花高价买下毫无价值的赝品。 然而,像马未都这样的行家,正是靠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直觉,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找到真正的宝贝。 清代仿制的鸡缸杯虽然不如成化正品那样以“亿”为单位估价,但一套的市场价值依然可达上千万元。 不仅在潘家园,马未都还曾在香港古玩店中找到过珍贵藏品。一次,他用8万港币买下了一只被称为“窑洗碗”的瓷器,老板声称是清朝仿汝窑。然而,经过进一步研究,这只碗被确认为明代正品,其价值远超出他的想象。 收藏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场与风险博弈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鉴定技术尚不发达,多数藏家只能依赖传统的“眼学鉴定法”。但这种方法容易受个人经验限制,判断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即便如此,收藏活动仍然带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通过古玩交易,人们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藏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鸡缸杯,不仅是一件瓷器,更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它的色彩、纹饰和寓意,凝聚了成化年间工艺与美学的精髓。 马未都通过自己的收藏经历,让更多人认识到收藏文化的魅力。他不仅是“捡漏高手”,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物。 他创立的观复博物馆,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古玩的窗口,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些历史瑰宝的价值。 从地摊上的200元,到价值连城的鸡缸杯,马未都的故事令人叹服。这不仅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堂生动的收藏课,告诉我们:知识与眼光,才是收藏的真正资本。

0 阅读:463
评论列表
  • 2024-12-17 21:13

    这是骗子遇到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