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内蒙一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到学生手里:“拿钱自己买双棉鞋穿。”然而,26年后,男生送女老师一个礼物,她打开一看,吓得连连摆手:“这礼物,老师不能收。”(为保护隐私 文内人名皆用化名 请勿对号入座) 1978年,31岁的张秀荣回到家乡,在一所小学里担任初三班主任。那个时候,学校无论是设施还是教学水平都比较落后。 不过张秀荣却注意到,这其中有个孩子特别用功,不过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这个小孩就是陈志德。 通过走访,张老师了解到,陈志德的家里特别贫困,妈妈病重,他还有四个妹妹需要照顾,一家八口只有一个劳动力,可以说,他就是全家人的希望,身上背着巨大的压力。 为此,张老师经常鼓励他。有一段时间,陈志德因为家里困难,想要辍学去打工。张老师知道后,多次找他谈心,劝他不要放弃学业。 张老师还经常给陈志德补课,帮他提高学习成绩。高考前夕,陈志德遇的母亲去世了,陈他一度想放弃高考,是张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开导他,鼓励他坚持下去。 1981年夏天,陈志德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临走前,张老师给了他20元钱,让他买一双棉鞋。这份临别的礼物,陈志德一直记在心里。 大学毕业后,陈志德选择了继续深造,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拥有了稳定的工作, 他成家立业,生活也安定下来。 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张老师当年的恩情。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给张老师打电话或者寄明信片。 2007年,在张老师60岁生日当天,陈志德带着一个信封来到了张老师家里,张老师打开信封一看,顿时惊呆了:里面竟然是一张写有她名字的房产证! 原来,陈志德偷偷买了一套房子,把产权登记在张老师的名下。这份礼物不仅价值不菲,更饱含了陈志德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张老师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陈志德解释说,当年张老师给他20元买棉鞋的事情,他一直记在心里。如今他有能力了,就想送张老师一份更有意义的礼物。这套房子不仅可以改善张老师的居住条件,还能让她安享晚年。 张老师起初不愿意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但架不住陈志德的坚持。最后,张老师含着泪水收下了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她说,看到学生有出息,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从1981年的20元棉鞋,到2007年的一套房子,陈志德和张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历经26年愈发深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它也激励着更多的老师继续为教育事业奉献,鼓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奔腾融媒 免责声明: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1981年,内蒙一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
依秋聊趣
2024-12-17 16:27:05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