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创作的边界被肆意践踏,谁来为受害者及其家属筑起一道心灵的防护堤?
近日,“南大碎尸案”逝者家属的发声,将电视剧《他是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剧中的“余爱芹案”宛如“南大碎尸案”的复刻,从案发细节到人物名字,无不刺痛着家属的心。更令人心寒的是,对被害人形象的无端抹黑,让本就悲痛的家属雪上加霜。家属维权之路艰难,出品方以管辖权异议拖延,即便面对诉讼,也只愿部分删改,拒绝公开道歉,这岂是应有之举? 在影视创作的繁华背后,为何屡屡出现对真实案件的不当改编?这难道不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网友们纷纷指责,艺术创作不能以消费他人苦难为代价。我们必须坚守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莫让艺术的刀刃,割破人性的肌肤。让我们共同关注此类事件,还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份应有的尊重与安宁,莫让伤痛在荧幕上被无情地放大与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