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了!四川成都一高中食堂设立“学霸就餐区”,网友看完炸锅了,质疑这是区别对待孩子!校方却幽默回应:考好了就能坐,公平的很。 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公平”二字,而在于这种高调的标签化,反而让学生和学校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你想想,坐在学霸桌上的学生能吃得安心吗?大家都盯着你呢,连吃饭的动作可能都得小心翼翼,更别提心理压力了。 今天坐在这儿了,万一下次考不好呢,那岂不是光荣下岗了,说白了,学霸这饭吃的不一定是开心,也可能是心慌,是焦虑。 更何况那些没坐上学霸桌的同学,这一眼看得见的待遇差是不是很扎心? 饭桌本该是孩子们难得放松的地方,现在倒好,变成了成绩排名的秀场,连吃个饭都非得分个高低贵贱,这不是徒增焦虑吗? 奖励学霸没问题,激励学生本来就是学校该做的,但什么样的奖励才能真正让学生心里舒坦呢? 学霸就餐区这种高调分区问题就在于太显眼、太标签化,反而强化了学生间的分层感。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奖励很公平,谁考好了谁都能坐,但问题是学校把奖励搞成了显眼包,看似是在激励进步,实际上容易让孩子把学习成绩看得过重,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成长。 学习不该是吃顿饭都要分个高低的内卷,好在学校方面已经反思了,还发了道歉声明,说奖励的方式确实欠考虑,今后会改进。 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对于此事也算是知错就改值得点赞。 对此有网友表示:没必要玻璃心,现实也是分等级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吃饭不就是区别对待?比如我单位管理层在二楼吃饭,我们普通员工在一楼。 还有网友说:哪天原来的学霸位置换成另一个学生了,原来的那个学霸会不会想不开啊?跟公司优秀员工一个意思,刷下来被冷嘲热讽、看笑话的不少。 也有网友认为:学校是社会的小试炼,先体验后才能更吃苦。 从这件事咱们也得思考,真正的奖励不是非要摆在食堂里让人瞩目,而是润物无声的鼓励每一个孩子。 比如发个奖状、送本书,或者班上点名表扬,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更重要的是,奖励不应该只盯着成绩第一,而那些努力认真的、特长出众的孩子也值得一份肯定,比如笔者上学的时候会给有进步的孩子发进步奖。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味的陷入成绩至上的焦虑里。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真正好的激励是给每个人机会,是在不动声色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运用智慧,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完善。
(信息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