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76岁武则天来看望临死前的狄仁杰。想不到,濒临死亡的狄仁杰却提出一个“

文山聊武器 2024-12-17 20:09:12

700年,76岁武则天来看望临死前的狄仁杰。想不到,濒临死亡的狄仁杰却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武则天含泪答应,5年后她痛哭:狄卿,你好歹毒啊! 公元700年,年过七旬的狄仁杰卧病在床,他的两鬓早已斑白。 武则天得知狄仁杰病重的消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政务,亲自来到他的府邸探望。 狄仁杰在朝为官近三十载,从地方县令做到宰相,经历了高宗、中宗、武则天三朝。 武则天在位期间任用过73位宰相,但能得到她如此厚待的,恐怕也只有狄仁杰一人。当年武则天甚至破例免去了狄仁杰的跪拜之礼,这样的殊荣就连皇室子女也未曾享有。 狄仁杰为官清廉,从不结党营私,即便位居宰相之位也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他每日披星戴月地处理政务,即便是小事也要亲自过问。 武则天曾专门下令,非军国大事不得打扰狄老,可他依然坚持事必躬亲。记得有一次,狄仁杰随武则天外出,马匹突然受惊狂奔,武则天立即命令太子去牵狄仁杰的马。 狄仁杰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做出正确的决断。当其他大臣们因为武则天的雷霆手段而战战兢兢时,他却始终保持着直言敢谏的本色。 狄仁杰虽然支持武则天统治,但在涉及国家根本大计时,他从不屈服于权贵。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在他面前往往无所遁形。 在这次最后的君臣会面中,狄仁杰提出了一个请求:恳请武则天将皇位归还给李唐后人。 当时朝廷中,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集团正在积极谋求皇位继承权。武三思身为武则天的侄子,不仅位居宰相,更是朝中实权人物。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武氏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许多重要职位都被武氏子弟所把持,朝廷中甚至出现了立武三思为太子的声音。 狄仁杰曾多次上书,力荐李显为皇太子。他提出了著名的"未常闻帝供姑姑之灵位于太庙"的论点,指出武氏继位将违背祖宗制度。 当时的朝廷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正受到武则天的宠幸。这对兄弟掌管着控鹤府,本应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却被他们变成了后宫男宠的集中地。 武则天虽然器重狄仁杰,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一方面是自己的亲族,一方面是李唐的血脉,这个选择确实艰难。 狄仁杰看出了武氏集团的野心。如果让武三思继位,必将引发更大的政治动荡,甚至可能导致李唐江山的断绝。 此时的朝堂上,各方势力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李旦、李显父子代表着李唐的正统,而武三思等人则代表着新兴的武氏势力。 狄仁杰深知,只有让皇位回归李氏,才能避免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这不仅关系到李唐的存续,更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 在病榻上的狄仁杰,用尽最后的力气向武则天陈述利害。 公元705年,震惊朝野的神龙革命爆发了。 张柬之、崔玄暐等重臣联合禁军,成功扳倒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这对权势熏天的兄弟,最终难逃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显在这场政变中重新登上皇位,改元神龙,史称中宗。武则天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后",正式退位。 当年狄仁杰极力反对的武氏集团,在这场政变中遭到了彻底清洗。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权贵们,一个个被剥夺权力,甚至被处死。 武则天终于明白了狄仁杰当年苦心的用意。她曾以为狄仁杰的建议是在"歹毒"地拆散武氏家族的权力。 然而历史证明,如果当初听从武三思等人的建议,让武氏子弟继承皇位,大唐将会陷入更大的动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专横跋扈,已经让朝廷不堪重负。 在狄仁杰去世时,武则天曾痛哭"朝堂空矣"。 狄仁杰生前力主李显继位,并非出于个人好恶。他深知只有维护李唐的正统,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神龙革命后,李唐皇室重新执掌朝政。武则天在位期间建立的许多政治制度得以保留。

0 阅读: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