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因果报应》,看得我头皮发麻。
有点后悔没早点去看这部电影,有《误杀瞒天记》珠玉在前,我对《因果报应》的期待停留在“一个父亲的复仇”这样的复仇爽片。可没想到最后的结局直接升华了整个故事,这部电影像一面照妖镜,加害者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魔鬼,而是会咬人的阴沟臭老鼠。它改变了良善的普通人看待恶人的视角高度。
影片前半部分呈现出一个猎奇的案件,一个男人闯入警局,悬赏70万卢比,只为寻找一个300卢比的垃圾桶。随着抽丝剥茧导演的叙事诡计,你才明白这是一个父亲为了女儿复仇的故事。
不得不说,整部电影的叙事诡计把整个平铺直接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且精彩纷呈。当中的各种反转,每一个反转都让人意外,垃圾桶报案事件、双时间线并叙的诡计、动作爽片一般的报仇场面,以及最后那个女儿的人性高光。
这是我认为全片最为华彩的一幕。
一开始你不禁费解,这个父亲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垃圾桶,不惜化大价钱找警察立案。后面则给你揭示,这个父亲不想让女儿被侵害这件事公之于众,让女儿受到二次伤害。这就反应了印度当下的现实——受害者羞耻。
而让受害者羞耻的社会氛围,在我看来充满恶意,它把当事人遭受的苦难转化成了受害者的羞耻或自作自受的标签。我没想到的是,电影最后竟然把最后审判的高光让给了受到侵害的女儿,而不是一路复仇的父亲。
父亲找到罪魁祸首后,带女儿来到祸首面前,女儿居高临下地看着眼前这个满是泥垢、面目可憎的罪犯,她自信且骄傲地对罪犯说道:
“记住,不是你放了我一马,而是我可怜你,饶了你一命,我允许你活下去。”
这句话当时看得我头皮麻烦,简直震撼,女儿身上散发出的是一丝神性的光辉,世间恶人对良善者造成的伤害,只会让良善者更加坚强,伤害他人的做恶人不配得到恐惧、憎恶,恶人只配得到怜悯、蔑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到最后导演又来了一个反转,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辛辣讽刺,又充满冥冥之中自由定数的荒诞感。
这个我就不剧透了,看过的都懂,没看过的看了就知道多震撼。
总之,《因果报应》最可贵的一点是提供了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视角,一个如何看待恶人的视角,那就是俯视、蔑视,取代对恶人的恐惧,对伤害过度的执着,去他的受害者羞耻。
今年最酣畅淋漓的一场观影体验是《因果报应》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