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陆永明(右二)出席永达电力科技产业学院成立大会
▲
“江海新才”学院2024年开学典礼
阳光养老公寓老年书法课堂
▲
2014年12月,南通开放大学在原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挂牌成立,实现了学校从学历补偿教育向终身学习教育华丽转身,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新型高等学校在江海大地诞生。
十年来,南通开放大学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会教育“三育”融合,为南通人民打造终身学习的课堂、拓宽提升的渠道和产教融合的基地,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南通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陆永明说,学校将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终身的教育体系,锚定“特色鲜明高水平地方开放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办好“南通人民的大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赵蓓王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朱亚运
校企“双元”育人,职业教育铺就人才成长路
孟玉喜是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十年前,他被引进到南通开放大学任教。十年来,他的团队中有8人获副高以上职称,培养的学生获省以上奖项近30项。团队在散热器、取电器、柔性线路板研究方面先后获得7项专利,与多家企业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增加收益约5000万元。
南通开放大学深化产教融合,与中天科技、宝尊集团、江苏永达等企业联姻,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同时,对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南通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以产兴教、以教强业、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近几年,学校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健全以产兴教、以教强业、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搭建职业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此外,学校密切关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强与头部企业的科技、人才合作,开展技术孵化研究和人才共享共管共用,力促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无缝对接。
紧贴地方需求,开放教育畅通“深造”新路径
2022年,南通“江海新才”学院在南通开放大学成立,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开辟了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深造”的新路径。目前,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开设本科和专科两个教育层次,在籍学员人数已超300人。
南通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车辆驾驶员徐明鑫是“江海新才”学院的首批学员之一,就读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两年多“深造”,他先后修满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及网络学习工具及应用、管理学原理等公共课程的学分,明年3月就拿到本科学位证书。“利用这个机会不仅弥补了学历遗憾,还系统性地学习了不少干货,对胜任工作更有信心了!”徐明鑫说。
十年来,南通开放大学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多个开放特色学院。与南通市公安局联合成立省首家辅警学院,惠及全市14000多名辅警;与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共建“双拥学院”,打造现、退役军人共同学习交流平台;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助力乡村人才培养。
南通开放大学校长金卫东说,学校努力提升开放教育在服务市民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的贡献度,为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助力终身学习,社会教育提升百姓幸福感
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居民顾建武是一名临退休工人,从古筝的指法手型、乐理节奏学起,如今已经达到4级水平。顾建武的老师是省社区教育名师杜鹃。在南通开放大学牵线下,杜鹃每周穿梭于不同的城市社区、养老机构等,为市民送上一堂堂精彩的古筝课。
十年来,南通开放大学发挥全市社区教育龙头作用,吸纳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能工巧匠,建立社区教育千人师资库,线上线下送去各类课程进社区教学近2.5万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超过百万人次。“非遗进社区”“阅读进社区”“法治进社区”“智慧助老进社区”多个项目形成品牌效应。
“敞开大门把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引进来,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课程。”南通阳光养老公寓副总经理黄凯介绍。该机构与南通开放大学合作共建老年教育学院,设置春秋两季课程,共十几门课,包括舞蹈、太极、走秀、围棋、智能手机使用等。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南通开放大学以提高南通人民德才素养、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目标,辐射不同社会群体,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从日常礼仪到安全教育,从政策解读到音乐书画……丰富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江海百姓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