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苏州豪门潘祖年病重。临终前,他支开旁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厚着脸

依秋聊趣 2024-12-18 12:17:37

1925年,苏州豪门潘祖年病重。临终前,他支开旁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厚着脸皮对她说:“你已经守寡2年,真是苦了你了。但我死后你也一定不要改嫁,我有要事相求!”孙媳妇重重地点点头。 1923年,18岁的丁达于嫁入潘家,当时的潘家是苏州四大望族之一,掌权人潘祖荫,曾在咸丰年间担任过军机大臣。 除了处理朝廷事务,潘祖荫还特别喜欢收集古代文物,多年来,他搜罗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器、瓷器、字画等,这些文物不仅价值连城,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 丁达于婚后3个月,丈夫就去世了,她因此成为了潘家财产的唯一继承人,为了顶立门户,丁达于改姓潘,从那时起,她开始跟着祖父学习如何管理家务和照看文物。 1925年,潘祖荫病重,临终前,他找来了20岁的孙媳妇潘达于,郑重地嘱咐潘达于不要改嫁,要留在潘家完成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就是保护好家族珍贵的文物收藏。 潘家众多收藏品中最珍贵的是几件青铜器,包括大盂鼎、大克鼎。这些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那个战乱时代,为了保护这几件重宝,潘家没少被日军骚扰,频繁的时候一日七次登门。 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潘达于决定将盂克二鼎交于国家。 她主动给上海博物馆写了信,考古学家接到消息后,迅速来到了苏州。在潘家的院子里,潘达于揭开了藏匿文物的秘密地点。 工作人员看到这些文物时,都惊呆了。潘达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青铜器、瓷器、字画等等。 这些文物数量众多,品质上乘,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工作人员仔细清点后发现,潘达于总共上交了400多件文物。 政府对潘达于的行为非常感激。这些文物不仅价值连城,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材料。为了表示感谢,政府决定给予潘达于一笔奖金。 不过后来,潘达于还将这笔奖金捐给了当时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用于支持国家的事业。 2007年8月,潘达于走完了102载的传奇人生。 回顾潘达于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她如何从一个年轻的寡妇成长为一位文物守护者。她用26年的时间,默默无闻地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物。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尽心尽力地完成了祖父交给她的重任。 如今,潘达于上交的这些文物大多保存在各大博物馆中。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到这些国宝级文物的风采,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而潘达于的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这些文物的历史中,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