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的生活:周代的天下观与华夏的源头

健柏谈文学 2024-12-18 18:32:56
- ✅《周官》与“周制”:华夏文明的钥匙 - 《周官》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周礼》,这是一部记载周代的官制、礼仪、法律等内容的经典文献,被誉为“周公致太平之迹”。然而,关于《周官》的真伪,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俞江在《〈周官〉与周制》一书中,通过对《周官》职文与注文的剥离,完整恢复了《周官》的原貌,并以此为基础,深入解析周代的制度,揭示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形态与特征。 - “周制”并非单指礼仪制度,而是涵盖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官制、赋役制度、城邑制度、田亩制度、户籍制度等。这些制度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共同维系着周代社会的运转。 - 《周官》与“周制”的关系密不可分。《周官》是记录周代制度的文献,而“周制”则是这些制度的实体。通过对《周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周代社会的政z结构、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疆域国家:周代的天下观 - “疆域国家”是这本书中的有一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周代国家的特点。“疆”指的是周代国家通过人工设置的边界来划分领土,包括封、沟、树等。周代的国家边界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周王国的扩张而不断扩展。“域”指的是周代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域单元,包括王畿、诸侯国、城邑、乡里等。每个地域单元都有明确的界限和功能,例如王畿是周王直接统治的区域,诸侯国是分封给诸侯的区域,城邑是人口聚居和行政管理的中xin,乡里是农业生产和基层治理的单位。 - 周代的“疆域国家”观念,体现了周人对天下的理解和控制。周人认为,天下是周王的领土,周王有责任管理和治理天下。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都是为了实现“天下一家”的理想。 - “疆域”与gui神信仰的结合,也是周代“疆域国家”观念的重要特征。周人认为,gui神居住在特定的地域,例如天帝居住在天的高处,先王居住在宗庙,社神居住在社坛等。周王有责任祭祀并祈求护佑。周代的祭祀制度,是周代“疆域国家”观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疆域国家”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代的政z结构、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以及周人对天下的理解和控制。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