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娃体验流放宁古塔 随着众多清宫剧的热播,宁古塔这个地名渐渐为人熟知,通过各种剧情,人们可以知道,宁古塔是专门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不过这个地方到底如何,大部分人是不了解的。
在清朝,一个人如果被发配到宁古塔,那绝对有罪受了,被流放到那里的通常都是身负死罪的犯人,而他们一旦到了宁古塔,想要再活着回来也难如登天。
宁古塔,当然不是塔,而是一片荒凉的边境之地,清朝《宁古塔纪略》记载:“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它的位置就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
宁古塔在犯人们的心中无疑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乾隆朝有人听闻自己要发配宁古塔,居然直接在牢中撞柱自杀,还有犯人在狱中递折子,请求皇帝将自己斩首,宁愿去死,也不愿意流放。莫非宁古塔真的是人间炼狱吗?
倒也不尽然,宁古塔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甚至在一些传说中,满族就是从宁古塔发源的,而且宁古塔地处边塞,有着很重要的军事地位,所以有大批量的军队驻扎,并不是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
但死刑犯对于宁古塔还是望而却步,宁古塔这个地方最可怕的便是严寒的气候,很多犯人刚一进入黑龙江境内就被冻死了,而越是往北走,气候愈发的苦寒,滴水成冰,寸草不生,当时有犯人曾经记录过宁古塔的景象,说是:
“城方二里,垒方成城,曰石城,城内居民寥寥数家,总管公署,均在其中。耕农之地,在城外十里。离城稍远之处,却是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长行数日不见一人。”
简单来说,宁古塔这个地方有人住,可都是清政府派过来驻扎的军队,普通居民基本上不见踪影,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太冷了,宁古塔严寒的气候不仅仅体现在冬天,甚至在气候炎炎的夏天,这里也时常漫天飞雪。
从8月初一直到4月份,基本上都处在冬季气候之中,只有5月到7月气温会稍微回暖,但也时常是阴雨连绵。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一年到头根本就没有正常的天气,在这种地方,寻常人肯定是活不下来的,地里自然也不能指望它长出庄稼,因此除了军队,普通百姓对此地望而却步。
但话又说回来,由于特殊的军事重镇地位,又必须要有人建设,军队也需要有人做杂役,服务军事,这样一来,这群死刑犯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从清朝立国以来,一共有将近150万人被流放到这里成为苦役,也就是电视剧中常常提起的:“与披甲人为奴”。披甲人,就是军队。
既然这些人是来做奴隶的,自然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而且天高皇帝远,如果他们死在这里,也并没有人会为他们申冤做主,除非本身家族在京城还有势力,否则就只能做屈死鬼。
不仅自己为奴,倘若在这里生下孩子,孩子依旧是奴隶,不能返还原籍,不能科举,相当于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葬送在了宁古塔。
如果爆发战争,这些奴隶有可能被送上战场,成为炮灰。总之,在这样极端的生活条件下,很多死刑犯来到这里,不出三五年便被折磨致死,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等到大赦天下,返回家乡。
正是因为宁古塔的条件实在太苦,在清朝初期,有很多犯人不惜冒着全家杀头的危险,也要从此地逃离,仅顺治年间就记载了33起宁古塔犯人逃亡案件,不过,宁古塔这个地方发展到后期,情况也出现了好转。
清朝把这些死刑犯流放至此,本身就是让他们建设的。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犯人来到此处,原本荒芜的宁古塔也有了耕地。
有了耕地,气候也得到了改善;有了粮食,就有了能够让社会稳定的基础,与此同时这里还出现了商道、驿站,很多犯人在此地定居,成为了这里的常住人口。
而军队和犯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所缓和,毕竟他们都长期居住在此处,是一种互利合作的关系,对犯人们残暴,于军队而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在后期,宁古塔少有虐待犯人的情况。
与此同时,清政府对于宁古塔的政策也有所缓和。在初期,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他们受苦受难。等到了后期,出于政治需要,流放到这里的高级官员基本都得了优待,可以不必下地耕种,而是到驿站做杂务,承担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
即便是平民,如果有一技之长,也可以被编入军队,从而摆脱奴隶的身份。在雍正年间,有大批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专职的水兵。
这些犯人虽然曾经罪大恶极,但是对于宁古塔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从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宁古塔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十倍,而且由于很多被流放到此地的犯人都是封建时代难得的知识分子,所以竟然无形中对当地的地方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黑龙江历史上第一部诗集是流放犯人方拱乾写成的《何陋居集》;第一个将中原花卉种植技术带到宁古塔的是被清朝流放的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第一个在宁古塔开设医馆的是因文字狱被处死的吕留良之孙吕懿兼;第一个在宁古塔建设贸易场所的是流放犯人杨越。
嘉庆年间,有人来到宁古塔,看到此地的繁荣,大为感慨,称赞此处“有华夏风景”。
直到今日,这些死刑犯对于宁古塔乃至黑龙江一带的贡献依旧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