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反向操作!”一女子对手机反复哭穷,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4309的机票一下降价到1903元,女子迅速就下单,怒省两千块,分享到网上后,网友的评论令人细思极恐!
(信息来源:今日关注2024年12月18日《评论区哭穷,建立“穷”人设,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晒出一系列反杀熟攻略,分享自己如何对抗“越用越贵”的算法》)
小林(化名),一个怀揣旅行梦的打工人,却在查看机票时遭遇了预算危机。机票价格高达四千多元,几乎耗尽了她的预算,她无奈感叹:“怎么这么贵?”随后,在评论区留下了一句直白的抱怨:“机票太贵了,我不去了!”
联想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小林心生一计,她在机票软件上疯狂留言,表达对机票价格的不满,并暗示如果价格合理,她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她甚至拿着手机,一遍遍自嘲“穷”、“没钱”,仿佛这样能让算法感受到她的困境。
奇迹般地,当她再次打开机票页面时,发现机票价格竟然从4309元降到了1903元!小林惊喜万分,下单后迅速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到了网上,感觉自己仿佛打败了算法,赢得了这场与数据的较量。
原来,小林早已发现,常用的软件会偷偷提价,外卖价格也越来越高。更让她不解的是,有时同样的商品,用不同的手机和账号登录,价格竟然也不相同。她怀疑,大数据是不是把她当作了“肥羊”,才给她如此高的价格。
网友们看到小林的经历后,纷纷留言吐槽:“某平台优惠券太少了,我要卸载!”“某平台太贵了,再不降价就不买了!”这些评论迅速霸屏,年轻人也开始效仿小林的做法,试图在网购时多省点钱。
然而,记者尝试模仿小林的做法后,却发现机票价格并未有所变动。对此,有网友猜测,这可能是碰巧遇到了优惠券或航班调价,而并非小林的“吐槽”起了作用。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林的经历引发了消费者对大数据定价策略的担忧。当这种策略导致不公平的价格差异时,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信任感,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商经营者不得通过不合理条件限制交易,也不得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
小林怀疑大数据算法将她标记为高消费能力人群并提高了产品价格,这种做法可能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商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未获得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用用户数据做出影响其权益的决策。
如果商家确实基于用户数据实施不公平定价,那么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的健康生态。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这类问题的关注,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在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中运作。
尽管小林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仍然揭示了大数据定价策略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不公平和侵害。那么,你认为这种方法真的有用吗?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透明的价格体系和公平的市场环境。
杀熟也不会一下这么多
这种就应该举报一次罚一次
五五五房子太贵了,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