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万余人围根据地,罗荣桓下令“敌进我进”,插到敌人后方去。不料下发时,

酒馆茶色 2024-12-19 23:59:38

抗战中,日军万余人围根据地,罗荣桓下令“敌进我进”,插到敌人后方去。不料下发时,排字人员以为是搞错了,竟擅作主张,改成“敌进我退”,一字之差,险些酿成大祸。 1942年,侦察员将一份重要情报送到115师师部,陈光一看,竟是安插在敌人中的联络员冒险送来的情报,日军近期准备集结重兵,集中进攻滨海区。两人拿着情报,看着地图,迅速思索着,还是陈光先开了口,滨海集中多数主力部队,要立即向沂蒙山转移,如果等日军打过来,再走,人太多,到时候容易乱。 罗荣桓却不赞同,可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两人就这样继续地看地图。这个时候,侦察员再次送来急电,敌人将于后天拂晓出发。现在只剩下三十多个小时,再不决断,就来不及了,陈光急了起来,希望罗荣桓快些决定。 此时的罗荣桓却淡定自如,他看着有些激动的陈光,缓缓说道:“不要着急嘛,我看这里面不对,如果敌人要集中进攻滨海,周围的敌情必然有变化,可是北面、南面日军都没有异动。你不觉得很奇怪。” 经过这么一说,陈光恍然大悟,一拍大腿:“会不会是声东击西,敌人故意放出的烟雾弹?其实是要进攻其他地方?”罗荣桓点点头:“没错,不过不管敌人要进攻哪里,我们都要有准备,过去的老办法肯定不行,日军跑进根据地,我们回旋余地很少,我们不如直接插入敌人后方 。”罗荣桓这么一分析,后来有名的“翻边”战术雏形呼吁而出。 陈光一听,如梦初醒,他指着地图:“那我们就打海陵。”说完,便开始在图上画了起来,这正和罗荣桓想的一样,两人就默契地一起研究起来。 果然几天之后,鲁中根据地的山东纵队忽然遭到重兵合围,日军出动了一万五余人,分12路布下一个直径35公里,为了防止八路军突围,日军还以一个大队为一路,而后再分成一个中队、一个小队,组成一张庞大的封锁网。 负责指挥的黎玉看着雪片般的告急电报,一边抽出一个团依托山势反击,掩护其他部队突围,另外一边,他口述电报,向115师告急。部队激战一天,多数成功突围,损失不大,可是鲁中一带危机四伏,跳出了日军的一个包围圈,更大的包围网正等着他们。 这个时候,陈光又收到了联络员冒险送出的情报,罗荣桓猜得没错,日军集中进攻滨海只是烟雾弹。山东纵队还没有脱离危险,黎玉带着部队转移到芝麻峪一带时,被日军发现,再次陷入重围之中,想要突围已经来不及,黎玉匆匆的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就地阻击。 双方遭遇的突然,拂晓之后日军轰炸机率先出动, 一顿狂轰滥炸,随后又十几门大炮轰击了四十分钟,山上飞沙走石,尘土飞扬,许多阵地都被轰平,炮声一停,日军迅速冲锋,来势汹汹,战士们顽强反击,激战了一上午,多数弹尽粮绝,绝境下,开始白刃战,先后打退日军八次冲锋。 黄昏之后,天色渐暗,黎玉下令部队分散,从日军各部的缝隙处突围。留下来负责阻击的一营,全部长眠在了阵地上。 得知山纵遭到了重创,115师师部气氛异常紧张,告急的电报一层叠着一层,旁边的几台电台一直滴答作响。罗荣桓和陈光在等一个时间,等日军全部进入根据地,再迅速插入敌后。 这个时候罗荣桓觉得不能再等了,立即下令2旅向陇海线以北的敌据点发起攻击,把部队拆成战斗小组,动作要快,攻击要猛,单刀直入,一招制敌。临了,罗荣桓还特别强调,让他们不要有顾虑,敌人大部队全部出击,据点里兵力单薄,相互之间不会相互支援。 陈光正抓起电话下达命令,这边肖华却气冲冲地拿着一张油墨未干的报纸闯了进来,要拿给罗荣桓看:“你看这报纸。”罗荣桓一看,登的正是他有关于“翻边”战术的文章,因为各部队的联络能力有限,所以他就想出了印报纸的方法来传递命令。可是他仔细一看,觉得不对劲,“翻边”战术的精髓就是“敌进我进”,插到敌人后方,重创敌人,可是那上面写的却是“敌进我退”。 肖华怒气未消:“排字工人以为是搞错了,自作聪明,竟然把进改成了退,真是弄巧成拙,乱弹琴。”是呀!报纸今天不能发到部队去,可能会影响战士们对新战术的理解。罗荣桓见事已至此,也生不起气来:“你训他没有?”肖华答:“当然啦,现在还在那里抹眼泪呢!” 听到这,罗荣桓淡然一笑,说要去看看。果然,刚进门,就看到一个年轻的排字工人垂头丧气。罗荣桓安慰道:“你呀,一字之差,可就损失惨重了,还好及时发现。”小伙子也有悔意,可还是不理解:“有那么严重吗?” 罗荣桓拿来一张报纸指了指:“我知道你的心理,觉得之前说的都是‘敌进我退’,可是那个时候是在江西提出的,现在我们在山东,面临的情况也不一样,敌人四面攻击,我们已经无路可退,竟然你打到我这里来,我就跳到你后方去,等带人回过头救,我们在迎头打上去。这就是‘敌进我进’嘛!其实不管是退还是进,讲的就是一个灵活。” 小伙一听,恍然大悟,赶紧跟着大家一起,重新排版 ,争取下午发出去。海陵战斗当晚发起,2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下子打下了陇海线的16个据点,歼灭伪军千余人,日军被迫回援部分主力。

0 阅读: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