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就在于系统,印度没有一套解决问题的系统,稀里糊涂,没办法自我革新和进化,也就是大伙常说的“散装”。
所谓“系统”,就是指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家庭、工业、农业、国防、社会和国家等各个领域。比如人体消化系统、手机操作系统、国防军工系统、税收系统和官僚系统等。
1979年,钱老在论述社会系统工程时指出这不只是大系统,而是巨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包括顶层设计、科学管理、自主创新、全国协作和综合集成等诸多环节。就是把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整理和排列组合,让其成为一个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有机体。
一旦建立起这个系统,就会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牵一发而动全身,闻讯而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各种任务,碰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一代接着一代干,跟愚公移山似的。
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系统就是官僚系统。中国古代官僚体系总体框架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六部制。每品又分为正和从,共18级,继续细分的话,还可以在正和从的基础上分出上和下,品级可达到30级以上。
大伙都知道古代皇权不下县,那县一级官员咋构成呢?主要由官、吏和役组成。官主要是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和杂职官等,可类比现在的“行政编”。
吏由国家任用,吏部注册,地位低于官,相当于“事业编”与合同工,主要负责管理吏房、户房、刑房、兵房、工房和礼房等,是县衙运转和文牍往来的主力。役,没有俸禄和优免,主要从事勤杂差遣,地位低于吏,相当于县衙临时工。
总的来看,整个政府的核心职能就是治安和税收,现代政府则在税收基础上增加了创收,在治安基础上增加了国防。美国甚至干脆税警合一,主打一个武装征税。
在这套系统中,官员是流动的,吏员和衙役则是祖传的,相当于地头蛇。县令都得给他们面子,尤其是户房里的吏和役,他们主导收税,要给县令捣乱,简直不要太容易。
现在,别看英美法等国家搞民主政治,其内核基本都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变种。比如,英美政党轮换,官员频繁更换,但主要是更换内阁组成部门的一把手,其他基本都照旧。
他们也清楚如果大伙都像国会议员那样玩权力的游戏,那整个国家就会停止运转。所以,英美也有公务员队伍,各部门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且被统一管理和考核,独立于政党之外,不跟着国会瞎起哄,该干嘛干嘛!
其实,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基本都是依靠系统解决问题。印度最魔幻的一点,就在于它有系统,但系统基本处于失能状态,为啥?因为它的系统既非自创,也非借鉴消化而来,而是别人强塞给他的,依靠惯性在运行。
军工系统,中国军工拿到苏-27,一顿逆向工程,鼓捣出了歼-11A、歼-11B和歼-16等系列战机。但印度拿到苏-30、米格-29幻影之后,则是欣赏为主,逆向研究和仿制为辅。
结果40年磨一机,磨出了光辉战斗机这种怪胎四不像;30年锤一车,锤出了阿琼坦克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奇葩废铁;13年造一舰,造出了一步一叩首的国产航母……就是印度的系统没有自我革新和进化能力。
中国建立了很多复杂系统,好用就一直用。比如,汉字系统就一直在用。不好用的,就不断更新迭代,与时俱进。
比如,我们先是沿用民国工业体系,后来引进苏联工业体系,改进之后建立中国基础工业体系。后来又引进美西方工业体系,逆向工程各种搞,结果鼓捣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门类全产业链工业体系。但印度体系不具有这种进化能力。
印度宝莱坞电影从来都拍不出像《长征》《解放》《大决战》《跨过鸭绿江》《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类型的片子,这说明印度没有宏大叙事能力,拍不出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重大历史抉择和经历方面的影视剧。
所以,宝莱坞影视剧的最终落点都在人,在个人英雄。比如《巴霍巴利王》,连个时代背景都没有,开篇就是湿婆神显灵救下婴儿时期的巴霍巴利王,这不扯蛋吗?整个影片都在凸显他的伟光正,各种吊打牛顿,动不动就来一段歌舞,总之就是各种乱。
一个没有宏大叙事能力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没啥历史的国家。事实证明,印度历史确实是一团浆糊,把英国人给他们整理的那点历史当宝贝。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朝等几个被印度人吹上天的王朝,英国人如果不说,印度人压根就不知道。
一个国家没有历史,就如同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解决不了“哲学三问”,就无法找到一个国家发展和崛起的内因,连内因都不知道,所谓“系统”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这也是为啥印度给人感觉很乱,杂乱无章。因为它内部就是一团浆糊,天天辩经、喝恒河水,神神叨叨,不乱才有鬼了。表面看是传统与现代共存,其实是落后与先进嫁接。
所以,像印度这种国家,人口虽然10亿级,领土三百万级,貌似潜力无限,实际上限很低,突破有限,说到底就是外强中干,纸老虎!
有深度的好文
点出了印度无法成为真正大国的原因
阿三缺乏一场彻底的革命,打破旧等级制度、推倒旧权贵阶层,才有希望,否则,历史宿命无法改变。
阿三没有毛主席那样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