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智商与白人是有差异的!”在2007年,被誉为“DNA之父”的詹姆斯·沃森

事友看过 2024-12-20 16:44:00

“黑人的智商与白人是有差异的!”在2007年,被誉为“DNA之父”的詹姆斯·沃森提出了一个观点,根据他对DNA结构的理解,他认为黑人是一个未完全进化的人种。这一言论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他被剥夺了所有的荣誉头衔。尽管如此,即使到了90岁高龄,他也没有改变他的看法。 信源:“DNA之父”因坚称“种族决定智商”被实验室剥夺荣誉称号.--环球时报.--2019-01-14 詹姆斯·沃森,一个注定要被写入科学史的名字,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诺贝尔奖的加冕,本应是光环加身,受人敬仰。 昔日科学巨擘陨落,沃森因一再发飙的种族言论引发全球哗然,从云端跌落,激起了广泛的批评和责难。沃森的种族偏执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成了他晚期职业生涯的不变旋律。 记忆中,1997年沃森公然对媒体宣称非洲裔人群的智商逊于高加索人群,言下之意,非洲裔的进化程度似乎不足。其言引得舆论一片沸腾。 尽管沃森早已名誉天下,诺奖和总统自由勋章双双加冕,但他似乎并未意识自己的话语如何影响社会,反视之如宝物般馈赠世人。 但这仅是其种族言论的开始。 1973年,沃森向其同僚兜售他的“理论”,断言非洲裔的肤色由特殊基因所致,在某种刺激下肤色可“变白”。 到了2000年,他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又旧调重弹,坚持智商与肤色的关联,甚至对记者反诘是否阅过心理学著作。 2019年,沃森在诺贝尔奖的颁奖盛典上复又种族歧视言论,最终他不得已放弃了奖章。 沃森所言,皆将种族和智慧挂钩,而无多少科学依据,散发着种族偏见的恶臭。 似是他忘却了科学家的本分,忘却了科学所需的精确和中立,沦为了偏见与傲慢的奴隶。 沃森的言论一出,科学界与社会各界无不哗然。连他的合作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都站出来与他划清界限,避之唯恐不及。 这无疑是对沃森最有力的反驳,体现出科学界对种族主义的强烈反对姿态,众多科学家指出,智力由众多因素共同塑造,如环境、教育、文化等,而非单一基因。 将智力与人种或肤色硬性挂钩,既违背科学原则,也背离了伦理,人的价值应由各自的特质和优点来衡量,非肤浅的外在所能断定。 非洲裔群体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不容忽视或贬低,沃森将非洲的滞后发展归罪于非洲领导人,这种论调太过偏颇。 非洲局势的复杂性,包括地理位置、连绵不断的冲突和不当政策等,才是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不能单单将责任推给某个人种。 对于那些以黑人在科学技术领域贡献不足为由,推断黑人智力水平低下的论调,实属无稽之谈。 这种论点根本站不住脚。不能单纯以科学和技术的成就作为评判民族智力水准的单一尺度。 非洲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历史沿革都对其发展形成了局限,这些背景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至今科学领域尚未找出任何有力证据,证明不同民族在智力上存在差别。 基因对智力的影响并非线性决定关系,而是与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曾经有人质疑犹太民族的智力,但犹太人通过持久的努力改变了外界的偏见,这正好例证了环境和文化在智力塑造中的巨大影响。 一些浅薄的研究想把肤色和智力水平扯上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联想,社会上的刻板印象,将肤色与智力联系起来,这种观点并无科学根基。 沃森的种族主义观点可能源自他的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他先前就读的福特汉斯大学,在当时是一所主要接纳犹太学生的学府。 那时候种族主义思想颇为盛行。尽管后来福特汉斯大学改革,开始接纳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但沃森的思想可能仍旧受早期影响深远。 此外某些学术论文也可能对他的观念产生影响。这些论文的见解可能带有强烈个人色彩,不能代表科学界的共识。 他发表的这些种族主义言论,不仅损害了他个人的声誉,也给科学界带来了负面影响,科学应是追求真理的领域,不能让偏见和歧视蒙蔽我们的视线。 实际上,不同人群的智慧水平基本相似,每个人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成长,我们应该保持客观态度,运用自身的判断力去评估事件的正误,不要盲目追随权威或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沃森的事例也提示了我们即便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持有不正确的观念。 我们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要一味崇拜权威,借助科学的精神和客观性去理解世界。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