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喜报[心]】恭喜用户顺利卖出房子。虽然从房源正式对外展示到成交只用了23天,但我们在前期却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准备工作。尤其是用户,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忙,在时间上只能见缝插针,而且缺乏家人认同/支持/不理解,所以在卖房的第一阶段中(即挂牌前的准备),几乎是独自一人去完成的。幸好开局效果好,为后面方法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与这位用户(夫妻)做了两次咨询 【第1次】10月15日,挂牌前的咨询(图2) 【第2次】11月25日,挂牌后的调整(图11)+谈判/拉扯 ~~~~~~~~~~~~~~~~~~~~ 二、回顾困难,持续提升 我做这个案子的时候,特别用心也特别费劲。为什么会这样呢?复盘一下 1、产品力 楼龄较老,内外部相对残旧;户型/布局等不够方正实用;高层楼梯,且无法加装电梯……等。 那怎么才能吸引买家?吸引什么样的买家?如何打动ta们呢?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说白了,假如没有人来看房,技战术根本无用武之地,更不用说成交了。 2、内部共识 要不要卖?卖多少钱?如何卖?等……用户与家人未完全取得共识,在做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我就已经察觉到了。当然,共识这些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比较庆幸的是,在做第二次咨询前后,用户与家人的共识,在逐渐往同一个方向靠拢。 最后成交之前,用户还问我意见。但我是不会帮用户做决定的,我只会帮用户分析/评估,给出我的意见/观点,最后的决定权,一直在用户手上。因为作为咨询师,是要尊重用户的决定。 3、沟通成本 用户关注我的时间较短,用户的家人就更对我陌生了。对我的咨询风格、咨询方法/具体策略等都不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给出方案/方法。当然,这也是我想卖房的效果更好、卖房的工作更顺利,而去做多一层详细说明的。相应的,我要在同一个问题上,既要给出建议,又要给出解释。 4、要求与实践有差距 卖房和卖房咨询,都是一项非常系统,环环相扣的工作。如果要想达到理想/预期的效果,是十分有难度的。不同的用户,在认知层面和执行层面,多少都会有偏差/差异。 包括:房源状态、外部问题、细节优化,谈判拉扯、反套路、反向利用(倒逼)中介等,在我的咨询框架里面,是有难度的。但如果按照我的方法/方案/建议来走,则很有机会把最后的成交价再提升一些。 但是,并非所有咨询用户都能很好地理解,理解了也并非都能执行,执行了也并非都能完成,完成了也并非都是高质量。 加上我对咨询工作比较认真+负责+严格,对所有用户都要求高标准,所以,无形增加了压力。 ~~~~~~~~~~~~~~~~~~~~ 三、经过vs成绩 1)11月15日,房源正式对外展示。 2)11月18日,成为必看好房。 3)11月26日,完成展示调整。 4)11月27日,在所属板块同户型的必看好房中第二名 5)12月7日,成交 正式对外展示到成交,仅仅用了23天,但每一个节点都很重要、很关键。 房源在正式挂牌后,也不能“自动波”,录制vr也很讲技巧。而且,不能任由中介自由发挥。随便挂牌不难,难的就难在知人口面不知心,你不知道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说话不利于卖房。 如果对维护人没有要求,或者说,如果对卖房没有太多经验和追求,则其实大多人都会随便找个中介挂牌就算了。 但是,如果不想被中介打压,不想成交价太低,则就要在挂牌前做好一切准备,选择“对的人”。而且,在挂牌后,要与各类中介拉扯博弈,是很烧脑的,还要不断突破自己,挑战困难。 ~~~~~~~~~~~~~~~~~~~~ 四、总结vs收获 这个案子,是我近两个月的咨询中,涉及到“技战术”的频次最高、数量最大,解释最多的,没有之一。所以,对我而言,我相信也包括用户在内,在理解、合作、执行,都充满了挑战。 无论是挂牌前的准备工作,抑或挂牌后的调整,以及应对各种各样的中介(套路/话术/策略)等,我们都付出了十分大的努力,非常难得。 我最大的收获,除了是能够帮助用户顺利卖房,卖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价钱。还有就是,需要提前提醒卖房咨询的用户,挂牌前期的辛苦不叫辛苦,最难的事情往往在后头。但如果挂牌前期工作做不好,后面想推进就异常艰难了。就算要扭转(纠错),也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拉长了卖房周期,增加卖房成本。 ~~~~~~~~~~~~~~~~~~~~ 五、祝福vs展望 最后,我祝福这位用户和ta的家人,幸福快乐,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接下来,ta们可以更专注地卖第二套房了,然后开开心心的过2025春节。明后两年,再慢慢考虑升级置换的事情。[心]
【卖房喜报[心]】恭喜用户顺利卖出房子。虽然从房源正式对外展示到成交只用了23天
火火房房
2024-12-21 01:58: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