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一英国皮货商从中国偷走了一座重达150吨的古墓,并将其运往加拿大,而

宋看社会 2024-12-21 09:55:09

1918年,一英国皮货商从中国偷走了一座重达150吨的古墓,并将其运往加拿大,而据传,墓主是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这座古墓也成了加拿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直到100年后,一场惊天骗局才被揭露出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20世纪初,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对中国文物慕名已久,渴望能得到一件镇馆之宝,而一位名叫克罗夫茨的英国商人嗅到了商机,便揣着博物馆开出的两万加元支票,悄然踏上了通往中国的轮船。   彼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军阀割据,战火纷飞,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文物保护几乎成了一个奢侈的命题,虎视眈眈的克罗夫茨,很快盯上了北京西郊永泰村的一座古墓。   按照博物馆的要求,克罗夫茨需要搞到一座完整的古墓,而这座墓葬不论从规模还是从考古价值上看,都对得起“完美”二字,然而盗掘古墓在中国是死罪,稍有不慎便会掉脑袋,狡猾的克罗夫茨决定祭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杀手锏。   克罗夫茨找到了墓主的后人,自称是想出资修缮这座古墓,实则是想借机将其整座盗走,为取得信任,克罗夫茨许诺给予一笔丰厚的修缮费,墓主后人禁不住金钱的诱惑,竟也同流合污,成了克罗夫茨的帮凶。   紧接着,克罗夫茨又笑脸相迎地来到当地官府,笑里藏刀地塞给官员们一千大洋,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手让他为所欲为,至此,盗墓的序幕已然拉开。   在金钱和权势的呼风唤雨下,那座有着150吨重的古墓被肢解成了一个个石块,原本庄严肃穆的墓园,顿时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工地,高耸的墓碑、精美的石雕、栩栩如生的翁仲石像……无不被打上编号,装进箱子。   就这样,在各路神仙的庇护下,克罗夫茨将这座古墓打包带走,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当地百姓看着浩浩荡荡的运墓队伍,议论纷纷却又无可奈何,这座尊贵的古墓,竟要横跨万水千山,远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   有人欢喜有人忧,克罗夫茨固然是喜笑颜开,因为他马上就可以领到那张两万加元的支票了,然而,对于被盗的那位墓主,以及所有关心文物的中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这位墓主究竟是谁?他是否曾料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出境”?人们在惋惜之余,更多了几分好奇,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揭开谜底的那一天似乎也不再遥远。   当那座古墓的石碑被运抵加拿大时,博物馆的人欣喜若狂,因为石碑上赫然刻着“大明诰封光禄大夫祖公之墓”的字样,据此,他们断定这座墓葬属于明末著名将领祖大寿,要知道祖大寿不仅军功赫赫,更是吴三桂的亲舅舅,这样的来头,足以让这座古墓成为镇馆之宝。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大哗,关于祖大寿墓葬的讨论甚嚣尘上,各种质疑之声随之而起,原来,在正史中,祖大寿的归葬之地记载与博物馆宣称的墓址并不相符,史书明确记载,这位将军是葬在辽宁宁远,而非北京永泰村。   种种疑点,将博物馆宣称的“祖大寿墓”推向了风口浪尖,有专家提出,按照明朝丧葬制度,达官贵人往往会在京城附近修建衣冠冢,而真正的遗骸则运回故里安葬,这也就意味着,克罗夫茨盗走的,很可能只是一座衣冠冢。   那么衣冠冢的主人会是谁?根据族谱和墓志铭记载,祖大寿有两个儿子,长子祖泽润和次子祖泽溥,均葬于北京,由于克罗夫茨盗走古墓时动静太大,墓志铭等重要文物或佚失或损毁,难以判明墓主身份,因此,安大略博物馆的这尊“祖大寿”墓,其真身极有可能是他的某位子嗣。   尽管谜底尚未揭开,但这起离奇的盗墓案及其背后隐藏的历史,已经足以引人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彼时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凉景象,它又像一记耳光,抽打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警示我们莫忘国耻、莫让历史重演。   今天我们回望百年前的那场劫掠,仍难掩愤慨和伤痛,据统计,安大略博物馆藏有四万余件中国文物,而这仅仅是海外流失文物的冰山一角,每一件流散海外的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的一片碎片,都曾刻录一段屈辱的伤痕。   让我们铭记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绝不要在伤痛中止步不前,今时不同往日,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正在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要居安思危,要保护好每一寸山河,每一件文物,不让先人留下的瑰宝再遭劫掠蹂躏。   同时我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去寻回那些流落异乡的珍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重现于世人面前,这是一个开端,但绝不是终点,文物回归之路仍在继续,复兴之路仍在继续。   信源:央视网

0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