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在南极考察站里,27岁的苏联医生急得满头大汗地给自己打麻醉剂,接着切开自己的肚子,把手伸进肚子里。 1961年4月30日,南极的极夜中,寒风如刀,冰雪覆盖着苏联的“新拉扎列夫”科考站。一盏孤零零的台灯下,27岁的罗戈佐夫满头大汗地注射着局部麻醉剂,他正准备展开一场医学史上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手术——在没有任何外科助手的情况下,切除自己感染发炎的阑尾。 几天前,罗戈佐夫开始感到右下腹隐隐作痛。科考站的队友们起初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一般的肠胃问题。但疼痛逐日加剧,罗戈佐夫的脸色愈发苍白,汗水一层层浸透了厚重的工作服。 凭借多年外科经验,他断定自己得了急性阑尾炎。队员们试图安慰他,但罗戈佐夫意识到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要严峻得多。他知道,如果阑尾发生穿孔,感染扩散至整个腹腔,那将是致命的。 当时的南极洲极端寒冷,交通完全被厚厚的冰层封锁,求援几乎不可能实现。科考站的医疗设备简陋,仅配备一些基础药物和工具,没有任何先进仪器,更没有专业医生供支援。面对这样的绝境,罗戈佐夫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当晚,他将计划告诉了队员。队员们一开始无法接受这个想法,他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人试图劝阻,说这种手术太危险了,稍有差池就会导致失血过多或感染。但罗戈佐夫已经下定决心。他说:“只有这样我才能活下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考察才能继续。” 手术准备过程紧张而仓促。科考站里没有合适的手术台,队员们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临时搭建起一个简易的“手术床”。 为了解决照明问题,他们把一盏台灯架在床头,还将一面小镜子固定在灯旁,以便反射光线,帮助罗戈佐夫观察手术部位。队员们按照他的指示,将手术刀、镊子、缝合针线和酒精一一摆放好,尽可能做好消毒。虽然简陋,但他们努力让每个细节做到最好。 深夜时分,手术开始了。罗戈佐夫躺在“手术床”上,手持注射器缓慢地将麻醉剂推入腹部周围的皮下组织。冰冷的针头刺破皮肤,随后带来一阵轻微的灼热感,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行动。 在确认麻醉起效后,他拿起手术刀,用稳定的手法缓缓切开了自己的腹部。锋利的刀刃划破皮肤时,鲜血迅速涌出,他连忙用纱布压住伤口,控制出血。 由于镜子反射的画面是倒像,操作难度陡然增加。每一次动作,他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用刀尖拨开皮下组织和肌肉。尽管局部麻醉起到了作用,但每一刀深入腹腔时,还是伴随着刺骨的疼痛。站在旁边协助的队友表情紧张,几乎不敢直视这一幕,但他们仍严格按照罗戈佐夫的要求,递送器械和纱布。 手术的关键部分是寻找发炎的阑尾。通过镜子观察,罗戈佐夫勉强判断出目标的位置。可由于画面晃动,他的视线并不清晰,为了避免误判,他必须多次用手指触摸并确认发炎组织的质地。 在一片充满血液和组织液的腹腔中,找到阑尾并不容易,每一秒都显得极其漫长。为了不让手术拖延过久,他必须迅速决策并下刀。 当他切开阑尾的基部时,一股腥臭的液体涌出,这是发炎组织内的脓液。这个瞬间让现场气氛变得更加紧张。罗戈佐夫将脓液排空后,迅速切除了阑尾的主体,并用缝合针线固定了伤口。 由于手术进行时需要频繁调整姿势,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额头的汗珠一滴滴落下。每隔五分钟,他都会放下工具,调整呼吸,稍作休息。 整场手术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最后一针缝合好伤口时,队友们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罗戈佐夫用纱布将伤口简单包扎,然后靠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夜晚,他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手术后的恢复期对罗戈佐夫来说同样充满挑战。尽管南极环境极为恶劣,但他的身体奇迹般地迅速康复,仅两周后,他便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整个考察队因他的顽强精神而士气大振,并顺利完成了科考站的建设任务。1962年回到苏联后,罗戈佐夫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并成为鼓舞人心的传奇故事。 此后,罗戈佐夫继续从事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将自己在南极的独特经历分享给后人。他的故事也启发了医学界对极端环境下医疗救援的更多思考。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依然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态度,将荣誉看作是对团队和使命的最好回报。 1990年,罗戈佐夫因病去世,享年56岁。他在南极创造的奇迹依然被铭记。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捍卫,更是对人类勇气、责任与智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