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大宋朝惹人怜爱,丐帮整天喊着保卫大宋,宋江日夜讲着忠君报国

那年风月正无边 2024-11-14 20:26:01

小说里的大宋朝惹人怜爱,丐帮整天喊着保卫大宋,宋江日夜讲着忠君报国;一个散落在大宋朝的角角落落里,一个聚集在大宋朝的水泊梁山上,都真正做到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结果大宋朝该亡还得亡,一个靖康之耻,彻底撕掉了大宋朝的遮羞布。

“金狗蛮夷亡我之心不死”,这句台词出现在金庸笔下的丐帮徒众口中,还反复出现,可见丐帮徒众对外来威胁的重视程度有多深,仿佛自己在大宋朝当乞丐,就是大宋朝真正的主人,自己的使命就是为了保卫大宋而来的。乞丐们聚集到一起,帮主振臂一呼,乞丐们群情激昂,民族大义、大宋江山、匡扶社稷、除暴安良,乞丐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在大宋朝当乞丐,并不是单纯的只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追求的也不是一口饱饭。大宋朝的乞丐,那必须首先得有一颗热爱大宋的心,否则,丐帮容不得你,不是你想当乞丐就能当上的,门槛很高。乞丐们四处奔走讨饭,那也都是在为大宋刺探军情,想方设法为保卫大宋出自己的一分力,为此他们不会去在意自己能不能吃得上饭,也不会在意自己穿着是否得体,更不会去考虑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乞丐。

再看施耐庵笔下的宋江,能力上虽然是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却也有一颗热爱大宋的赤诚之心。虽然是私放晁盖,虽然是怒杀阎婆惜,虽然是黑白两道通吃,却始终想着的都是要忠君爱国,报效朝廷。哪怕是在畏罪逃亡的途中,也始终初心不改,不仅自己如此,还不忘游说别人。

武松要去二龙山落草,也期望着将来有一天会有招安,“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祐。”

两个犯了罪的人,聚在一起,憧憬着有朝一日还能够归顺朝廷。宋江干过押司,武松干过都头,都是有大宋基层工作经验得人,不说宋江,就从武松的一番经历上来看,武松也是充满了对大宋朝体制内工作向往的,只是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倒霉事都让武松给碰上了。武松都是如此,何况是别人,整部《水浒传》,就是一群人对大宋体制内生活的渴望。

宋江道:“不须如此。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得做大官。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

上了梁山,宋江把招安作为山寨的第一要务,一切都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受了招安,自己和梁山兄弟们才能有核销的机会,所有的罪过才能一笔勾销;也只有受了招安,自己和梁山兄弟们才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因此逼上梁山,只是宋江只是走了一个曲线来报国的路子,宋江在山寨里,日夜想着的都是将来如何忠君报国。宋江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给梁山的众兄弟们讲忠义二字的意义,梁山好汉们都被宋江的忠义理论所折服。

于是每每捉到朝廷派来围剿的将领,宋江都对他们表示自己很委屈,对抗朝廷官军实在是无奈之举,想报效朝廷,却又没有门路。一句话“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屡试不爽。呼延灼叹了一口气,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事既如此,决无还理。”关胜、张清、董平等等朝廷的将领以及北征田虎得来的降将们,都被宋江的这番忠义所征服。

丐帮整天喊着保卫大宋,是乞丐们的最高境界;宋江日夜讲着忠君报国,是落草者们的崇高理想。在大宋朝,居庙堂之高不用忧民,乞丐和草寇都在讲保卫大宋,忠君报国;处江湖之远则忧君,丐帮和宋江都埋怨朝廷奸佞小人当道,自己的一番苦心都无法上达天听,皇帝都是圣明的,只是被蒙蔽住了。

《武状元苏乞儿》的结尾,皇帝对丐帮帮主苏乞儿说道:“你们丐帮几千万人,一天不解散,我怎么心安?”苏乞儿道:“丐帮有多少人不是我决定的,是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让百姓安居乐业,鬼才愿意当乞丐呢!”

《水浒传》的结尾,宋江得到了朝廷的御赐毒酒,一百单八将,征方腊阵亡五十九人,病故十人,不愿进京退隐江湖六人,受赏的二十七人中,有的陆续辞官归隐,其余的或死于任上,或死于朝廷的算计,当然李逵死于宋江的算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