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之“鼻祖”温庭筠,最经典10首诗词,唯美优雅,让人倾心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4-10-19 09:08:51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多写的是婉约派的,而且以思妇居多。温庭筠这个人与唐代才女鱼玄机有交集,据说鱼玄机喜欢温庭筠,但温庭筠这个人相貌很丑,他觉得配不上鱼玄机这个大美女,就把鱼玄机介绍给了李亿,成为李亿的妾,但最终,李亿的的发妻容不下鱼玄机,把她赶走了,至此,鱼玄机去了道观做了道士。“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两句诗据说就是当时鱼玄机问温庭筠的。后来,鱼玄机因杀了绿翘,而被判了死刑,死时才二十六。温庭筠的这首词思妇词,很有特色,把女子的不幸,表现得楚楚动人。

01

《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梦江南,原是唐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名。原名就是“望江南”,也叫“忆江南”等。

赏析:

温庭韵诗词中往往充溢着金碧辉煌的色彩、脂粉香泽的气息,而这首词却清新淡远,别具丰神。语言自然朴素,如清水芙蓉。词人以白描的手法揭示思妇的感情变化,看似平淡,实不平淡。先写因“独”而盼归,是思妇欲改变孤独处境的热切愿望;后写盼归失望而复归于“独”,心冷意凉。热为凉做铺垫而成反跌,抑扬之中愈见独处之苦。全词空灵疏荡,大有盛唐人绝句的空灵韵味。

无数诗人吟诵“白苹洲”,唯有温庭筠意境凄婉。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可全草入药的苹,水路送别之地,绵软深邃。

从《诗经》开始《采苹》起。历代骚人墨客便无数“白苹洲”了。

陆龟蒙的“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

钱珝的“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苹时”,

李白有“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杜甫的“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苹”。

柳宗元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纳兰性德的“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视白苹洲为送别之地,借喻心情的诗有:

陈子昂的“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刘长卿的“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苹”和“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钱起的“昨梦芳洲采白苹,归期且喜故园春”。

孟浩然的“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苹洲”,

陈翊的“橘花香覆白苹洲,江引轻帆入远游”,

马戴的“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

张籍的“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赵徽明的“惟见分手处,白苹满芳洲”。

02

温庭筠千古流传的经典咏史诗: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过五丈原》【唐】温庭筠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作品赏析:

《过五丈原》是唐代诗人温庭筠路过五丈原旧营废址时为怀念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此诗前四句写景,以虚拟景象再现历史画面;后四句夹叙夹议,暗含褒贬。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作品风格遒劲,气势雄浑,感情沉重,含蕴深厚。

谯周是蜀汉最大投降派,也是最著名的文化蜀奸。在诸葛亮逝世后,姜维带领蜀汉大军北伐,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里面虚拟了两个敌国,小国叫因余国,大国叫肇建国,听着两个名字指向就很明显了,因余小国是留下来的国家,指蜀汉,肇建是才建的大国指曹魏。里面又刻画两个人物,一个叫高贤卿,一个叫伏愚子,玩了愚公移山的贤者不贤,愚者不愚的文字游戏。在仇国论中,伏愚子给出了不要因余国出兵的理由,两个国家成立很久了,小国力量弱灭不了大国,应该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就不要再出兵了。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西川当地知识分子的共鸣,继而成为蜀汉的朝堂主流观点,投降主义,反战言论在蜀汉朝廷中甚嚣尘上。

因为这篇文章的洗脑,在数年后,面对邓艾阴平小道来的几千残兵,偌大成都数万守军居然开城投降了,而鼓动投降最积极的就是这个谯周,类似于今天网络上拿敌国钱财背叛祖国的带路党。温庭筠没有直接写蜀汉的灭亡,而是用谯周这个投降派成为重臣,以戏诮的口吻让读者感受到后主无能谯周可耻。所以我每次诵读“从此谯周是老臣”时,总会有一种代入感,读到这个名字会让我生出鄙夷的表情。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死了却永远活着。投降背叛的谯周虽生似死,而诸葛亮虽死犹胜,如今武侯祠里的香火千年不绝,万人敬仰。

03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鉴赏这首词写一个妇女午后睡起时的情景。上阕写景物,下阕写人情。上阕看来为纯写景物,但次句有个“愁闻”,可知这片景物是“愁闻”的人眼中所见。这个人为什么“愁”,从整首情节揣度,虽是起于当前事物的变化,但归根还在于生活的孤独寂寞。上阕四句确是一幅鲜明的暮春图景,作用于人们感官的是一片光洁、鲜丽、芬芳,这一切都很自在,未受任何扰乱。轻絮满地,杏花自落,悉囿于南园之内,而这片境地,尽管有一个“愁闻”之人,踪影也未投到这里来。然满院春光虽闲于静悄之中,却又蕴藏一个愁心。整片景物,写来层次也很自然,轻絮堆满园地,为暮春景象普遍特征,故先从此着笔,作为画幅底景。次句写气候变化,关系上下三句:满地轻絮,何堪骤雨!而杏花零落,斜阳照射,尤足伤惋,委实堪愁。“雨后”二句,虽属春残景象,而写得光艳芳鲜,给人无限丰富的自然美感,即神妙画笔恐亦难为功。

下阕写主人公起床后的情态。“无言”表明她闺中独处,无可与语,亦可见其心情冷淡。“匀睡脸”为敷匀因睡眠而擦乱的脸上脂粉,因系午睡起来,不必重新梳妆,只匀整一下头脸就够了。此句如见其人之无情无绪容态。“枕上”句写床榻空虚之状,与上句容态表现相适应。这两句从人的动态和物的静象,共同烘染出一派虚寂气氛。从斜阳到黄昏的时间,就在这两句的活动中度过。末二句明写主人公无所事事的动态。黄昏则一日终了,为愁人最难消受的时刻。“纱窗日落渐黄昏”(刘方平《春怨》),“暝色入高楼”(李白《菩萨蛮》),俱以之作为激起愁绪的时间因素。在这里,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态,宛然可掬。

细玩本词情节,主人公似在闺中长久寂寞独处,上阕作为衬景的庭园景物,皆甚为宁静,下阕写人物动作,亦甚舒缓,似久已安于孤寂,无憀倚门,不过下意识的闲遣,并未急切有所企盼,亦未显然有所怨尤,是一位驯服于命运支配的女性。这是一幅封建社会部分妇女的生活写照。

04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

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

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05

《南歌子词二首》

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在井底点上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

温庭筠流传最广的诗肯定不是这首《南歌子词二首》,偶然间读到,却被深深打动。感其入骨相思,伤其所托非人。世间男女万千,缘深情真,实在难求。

06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于岁月悠悠长河里,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恰似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绽放着独异且迷人的华彩。每一回品读,皆仿若置身于一幅绝伦的画卷之内,令人心醉神迷。词之初篇,“小山重叠金明灭”,那蜿蜒曲折、重重叠叠的屏风,于光影交错之中,仿若梦幻之境。金色的光芒时明时暗,给整个闺房披上了一层神秘且迷离的面纱。“鬓云欲度香腮雪”,女子仿若云朵般的鬓发轻柔地拂过那恰似雪般洁白的香腮,如此秀美的容颜,似乎使人能够触摸到她肌肤的细腻与温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看似慵懒的行径,实则饱含着无尽的寂寥与哀愁。她的迟缓并非源于困倦,而是源自内心的孤独。那一双欲画未画的蛾眉,恰似她欲言又止的心事,在静谧的清晨里,无人聆听。当她“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时,那镜中的花与人相互辉映,是这般的娇艳妩媚。然而,这般美丽却无人赏悦,徒添了几分凄清。她细致地端详着自身,或许正在期许着一份关注,一份来自远方的温暖。“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那崭新的绣罗短袄之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分外夺目。可这成双成对的鸟儿,却愈发映衬出女子形单影只的孤独。她身着华丽的衣裳,心却在寂寞的深渊中踯躅。整首词,宛如一首无声的交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寂寞。温庭筠仿若一位超凡的画师,将色彩、光影、情感精妙地交融于一处,让我们目睹了唐代贵族女子生活的一隅,也体悟到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渴盼与无奈。在这纷繁芜杂的尘世之中,让我们沉下心来,再度踏入这首词,去体悟那份穿越千年的美丽与哀愁。

07

《七律·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陈琳是三国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温庭筠东下江淮,路过陈琳墓,有感于陈琳无论跟袁绍还是投曹操,都能被重用,一生才华得以施展,而自己一生怀才不遇,备受打压,不禁悲从中来。温庭筠徘徊于陈琳墓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触发无限感慨。青史遗文,映照着词客风骨,而今自身飘蓬无定,过此孤坟,心有戚戚。陈琳之才,得遇明主,令人羡叹;石麟埋春,铜雀荒凉,更添岁月沧桑。诗人临风怅然,非仅为古人,更为自己,书剑未酬,从军之志,或许是对时代与个人命运共鸣的深沉呼唤。

温庭筠有才无行,狂妄自大,一生不得志。“词客”两句很狂,这种气派在辛弃疾词中可见:“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末句说投笔从戎,当时文人考进士,考不取就到藩镇去。

一朝末世,士人最易怀才不遇。与古人相惜,对山月惆怅,其情其景,一再重复。

08

菩萨蛮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明月罩玉楼,思念如同春草疯长。柳丝无力,阿娇无力,斜阳相送,马嘶鸣,人戚戚。

门外芳草,遍布昨日足迹,金钿翠缕,忆起曾经,遍地露珠成风雨。香烛残泪,子规声里花落落,绮窗无可依,残香梦里,身影渐迷离。

延续温词一贯的绮丽妩媚,这首闺词,一处“无力”,两厢所指;遍地芳草,尽是凄迷。有人,有景,有色彩。再一声子规,“不如归去”,声色俱全。残梦又对绿窗,明月相照。不见幽怨,全是低迷。未言相思,尽是相思。

09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赏 析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这首写女子别离之怨的诗颇为特别。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象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具体心理活动、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和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读了这样的诗,对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许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情调、气氛却将长时间留在记忆中。

10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赏 析:此词有“归帆渡”之句,当时飞卿自京口北渡长江归家途中作。会昌二年(842年)春自吴中游越中,约同年秋折返吴中。此词有“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等句,当是会昌三年(843年)暮春自吴中归长安途中所作。关于此词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有很大分歧。许多学者认为是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开头三句,女主人公倚楼望远,眼见海月初升,耳听城上角声呜咽。这里暗写一个“思”字;“角声呜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触景生情,由近而远分别写到堤柳拂动,烟岛朦胧,征雁两行,层次井然,景中寓情。下片镜头变换,转写游子欲归,以从对方写来的方法来升华思妇的感情。换头三句,从虚处落笔,以虚写实,更见主人公此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整首词写主人公的怀远深情,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从旁处托出,层次分明,意境深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属于羁旅行役词,纯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而非类型化的代言体。全篇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闺情词不同。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