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中赵墨儿和赵瓣儿去馒头西施店中吃的是馒头, ❌可画面中出现的却是包子! ❌作为爱吃馒头的一个北方人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可翻了几个镜头发现剧中展示的就是包子! ✅其实,在古代包子和馒头本就是一家。 1.《辞海》中对馒头的解释是:“本有馅,后北方称无馅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吴语区有馅无馅统称馒头。” 🥟(此处的“吴语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大部分地区,江西、福建等部分地区之语言。) 2.古代面食起初都统称为“饼”。 🥮到了魏晋古人学会了发酵,有了面起饼,即发面饼。 🥮所以在宋朝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汤饼》中才有了区分: 🥮“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沦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蒸饼也。” 🥮也就是有无馅料都叫蒸饼,即馒头。 3.“包子”一词初见于宋,但其起初含义并非指食品,而是皇帝产子后将金银之类物品包裹起来赏赐大臣亲戚。 4.到了宋后期,包子已作为食物出现在了食肆和富贵人家中。 🥟馒头和包子的称呼并存,都指有馅的蒸制食品。 🥟如《梦粱录》卷十六“酒肆”条说宋杭州有“包子酒店”有“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等物。 5.到明清时出现了与炊饼相类的无馅馒头,“馒头”逐渐成为无馅蒸制食物的指称,而“包子”则专指有馅蒸制食物。 ❗❗看来,不是我看错了! ❗❗是清明上河图密码太考究了!
清明上河图:不是只有我看错了吧?
每日大追踪
2024-12-21 14:52:37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