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立体风格绘画6️⃣个时期创作特点!
狮子不愿去划水
2024-12-21 15:58:31
毕加索6个时期创作特点👇
1️⃣蓝色时期(1901年-1904 年)
这段时期的绘画色调以蓝色和蓝绿色为主,氛围阴郁、压抑。这和毕加索的朋友卡萨吉玛斯的自杀有关,是他人生低谷的体现。他的作品开始描绘穷人、被遗弃者。这些画作尽量简化背景,避开光感,用沉重而流动的线条描绘人物,给人以消瘦、孤独、虚幻的印象
·
2️⃣玫瑰时期(1904年 - 1906年)
柔和浪漫的玫瑰红色调逐渐取代了阴翳的蓝色。这个时期他的画作上出现了许多小丑和马戏团形象,作品主题更加欢快,因此也被称为 “马戏团时期”1904 年,毕加索定居巴黎,并遇见了波西米亚艺术家费尔南德・奥利维尔,她成为了他的情人,常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画作中。
·
3️⃣非洲艺术和原始立体主义时期(1906年 - 1909年)
受到非洲雕塑、伊比利亚雕塑以及保罗・塞尚等人的艺术启发,在绘画中融入了大量非洲、埃及和伊比利亚的艺术风格。在1906年开始创作著名的《亚维农的少女》,这是他原始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对右侧两名女性的面部处理十分新颖,引起了很大争议
·
4️⃣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09 年 - 1919 年)
毕加索不再专注于描绘物体的外在形体,而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分析”它们,并最大限度地融入背景,使画面中布满了各种方向的线条以及形态各异的色块。颜色多半只有单色褐色和黑白灰,使得画作的主体形象更加若隐若现。他突破了客观的物象,力求表现其抽象的结构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将剪纸碎片粘贴到作品中,将拼贴画引入美术界。作品大都拥有标题,但人们很难将标题与内容联系起来
·
5️⃣超现实主义时期(1919 年 - 1939 年)
毕加索开始探索超现实主义创作,将生与死、虚与实统一起来,与和谐、品位、规矩等概念绝裂,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1937 年他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创作了大型壁画作品《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格尔尼卡小镇的轰炸以及人们所受的残酷折磨
·
6️⃣二战岁月(1939年 -1945 年)
战争爆发后,毕加索倾全力保护他在巴黎的事业,这一时期他的画作常常使用条纹语言,加重了人物肖像的扭曲和痛苦感,随后他开始认真写作,完成了300多首诗。并将厚纸板、包装纸、骨头和小石子等废物再利用,创作出雕塑作品
0
阅读:0